20140420

《見樹又見林》在樹與林中的我與我們

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

  在4月19日路過(真的那種路過)台中茉莉書房,又轉進去把這本十多年前的小書看完了,因為已經看過一次,這次屬於複習性質,花了兩三個小時,依舊雋永,有更深刻的體驗。

  這本書的開頭寫得非常精彩,難怪成令方老師一看就愛上,書的第一段寫道:「我是個學以致用的社會學家。這本書要談的是,社會學是什麼,我如何學以致用,將社會學學以致用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值得這麼做。這本書想要呈現,社會學如何滲入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層面:從早報的頭條新聞,個人成長的經驗,到世界上種種的迫害蹂躪。不論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是簡單的事,還是複雜得超乎我們想像的事,社會學都有所牽扯。」

   太精采了。什麼是社會學?怎樣能稱為社會學家?如何是學以致用的社會學家?如何學以致用?為何任何事情都有所牽連?如何理解這些牽連呢?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該如何先定義一個學科範疇?以最近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而言,它是屬於國際貿易系的守備範圍嗎?或是國際關係(外交)學系的範疇嗎?(疑,國際嗎?)又或是經濟系的研究領務呢?或者是服務科學所劃設的論述田野呢?難道就無關於社會系嗎?空間領域就不能介入嗎?電機系的人是不是也有話要說?法律系就不能從中置喙嗎?是的,都可以,萬事萬物都在大家的守備範圍,只是必然有屬於那個學科的視框、觀點和理解方式,因此,作者( Allan G. Johnson)便是要探討什麼是社會學這件事情。(我們也應該思考,什麼是經濟學、政治學、地政學、建築學和都市計畫學這件事情,如何理解,接著怎麼實踐?)

  作者表示如果什麼都是社會學,那就什麼都不是社會學了,作者花了相當的篇幅在論證社會學這件事情。(有機會一定要去看,尤其是本書的第一章。)撇開作者說了什麼,我認為社會學是在探討個人們在一起的各種特別的相互關係,包含了人跟人的關係、人跟關係的關聯、關係與關係之間的關聯。(再聲明一次,這是我認為,Allan 說了什麼,請自己去看書。)這三層的關係,牽涉了我及我們如何參與在社會當中,不同的關係和產生關係的方式則影響我如何理解這些關係。1)以人與人的關係而言,因為我們是多元、差異及多樣態的獨立個體,本質上必然不同,不同人與人的組合必然有不同的互動和關係產生,這是作為人的本質差異所帶來的關係變化;2)而人與關係的關聯,則是人與人的關係產生之後,再回過頭來影響我們,形塑個人的價值觀,進而影響我們如何選擇、行動及判斷,同時,我們的選擇、行動及判斷也會再進一步改變這些關係的樣態;3)關係與關係的關聯,則是多層次的複合關係組合,是整體的一個持續過程,而個人、我們、人們的關係,就在這當中運作著,我們都有了關係,各種關係彼此影響著。因此關係是一個複合體,不是非A則B的關係選擇,不必然只能有一種關係,而是多種關係的交互張力過程,因此社會學就得檢視我們在社會體系當中、生活當中及互動過程中的關係,以及參與其中的方式。(這是我對於作者的關係概念的概略性回憶。)

  好,舉例來說,兩人在一起,他們的生理本質是被醫學和人類學賦予分類的,他們會互助合作,可能因著生理差異而有不同的分工和互利方式,這是他們原生的關係。但假若他們是母子、夫妻、父女、姊妹或兄弟則會有另外的關係產生,這些額外的關係是社會給於他們,而他們被賦予在某個關係的某個位址當中,同樣的他們離開彼此之後,可能會是上司、可能會是家管、可能會是總統、又可能會是學生,也因此他們有了另外一個關係位址,也面對了另外的關係網絡,而這些關係跟關係之間偶爾是會衝突的。作為一個家長,它可能希望自己的小孩念好學校、可以選擇好的教師和班級,但若作為一個校長或教育部長,它則可能希望孩子們能夠在多元的環境中成長,而不是窩居在富官貧窮二代的小團體中,這時它的關係間的關係就會打架,影響它的選擇、行動及判斷,無論它最後的決定是什麼,必然反饋回它所處的各種關係以及關係間的關聯。

  以上是本書第一章的心得,很精彩,但還是得對這本書做出一些討論。1)首先,在本書中,都是指涉「關係」,但這種關係應該是有更多元的樣態,而且是浮動的、是脈絡而定的,雖然很不想直接借用,但大概就是絕對性的關係、相對性的關係和關聯性的關係,而且前幾段三層關係也是我個人的讀書心得,書中並沒有這樣的分類,因此將各種關係都視為關係是本書的原初說法,而我並不甚認同,因為關係是有層次、有型變的。2)再來,說到形變,本書第一章講到快結束之時,才蹦出了一句「持續參與其中的過程」,終於把時間性加進來了,帶出了關係的型變和持續改變、持續參與的變化過程,但還是沒有講到不斷累積關係、不斷散溢關係的這種樣態。例如同一地的一群人,關係不斷積累,可能就會形成潛規則、道德風俗文化等,這些關係的型成是經由歷史而彼此創造、相互給予的,因此應加入時間性的討論。3)完全無視於社即是空、空即是社的討論,無論是Jared Diamond、Daivid Harvey、Henri Lefebvre、Pierre Bourdieu或是Michel Foucault都會帶入這樣的空間性,如阿弘所言「空間與社會應該是難以分離的思考範疇與實踐場域。不過,在既有學科分劃下,進入建制已超過一個半世紀的社會學,卻未直接以空間為探究對象,嚴肅考慮社會事象的空間向度。」簡單說,人會影響社會、影響空間,社會會影響人、影響空間,而空間會影響社會、影響人,一種多P相互影響改變型態,而這種改變的流竄則可理解時間性。於是,人/社會/空間/時間,就在當中不斷相互、被影響著。

  回到本書的最後一章,作者提出了四個問題並嘗試回答,其中兩個問題我很喜歡「為什麼會有貧窮?」、「我們到底是誰?」,這兩個問題也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有空也來想想,在此說說作者的說法。

  為什麼會有貧窮?作者認為,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先搞清楚問題,搞清楚才有辦法解決。貧窮不是獨立存在的,它是體系、制度、關係後果,而這種後果的來源則是資本主義所提倡的效率、替代,以致於有些人若在之外,就窮了。白癡的解決方法有兩種,1)就不要怕競爭呀,就贏過別人就好了。賺比別人多的錢、在商場上把別人擊垮,這種競爭概念,只是換一個人窮,貧窮依舊存在,問題沒有解決的;2)則是補貼或補助,讓窮人沒那麼窮、沒那麼痛苦,但本質上還是窮,它還是在窮的社會關係階層中(或者像某些國家,把貧困陷下修、調整失業率計算方式,貧窮和失業就消失了,MAGIC~)。因此,窮,是社會問題,不能用競爭邏輯、用個人邏輯來思考。要重新檢視人和體系的關係,而這個體系正是資本主義(或是現在所說的新自由主義),要對抗,對抗不了至少要想辦法修正。

  我們到底是誰?這也是個大哉問。作者認為,部分的我是被賦予的。我們存在於這個社會當中,自動被歸於某種社會類屬,因此有些我們所具備的意義、關係,是被歸類、被賦予的,而我們依循這樣類屬關係,則會自然找到相似的人、相似的生活圈(所以富二代、官三代和創業第一代會自然聚在一起,會相互依存繁衍生命鞏固彼此,是相當合理的),因此我們是誰?如何互動?是受社會影響的,(且受空間、時間和其他人影響),沒有人能獨立之外。

  最後的最後一頁,作者認為,社會學的理解或實踐,有各種不同面向,並鼓勵眾人們,不要成為問題的一部分,要成為解答的一部分。因此我認為,對應前面兩個問題,「為什麼會有貧窮?」、「我們到底是誰?」,我們若沒有足夠的理解和實踐也無妨,僅求認識自己、讓自己免於貧窮也可以,但我們不要創造問題,不應該讓別人變窮、不應該讓別人迷思自己,更不應該鞏固那個會讓人變窮的制度結構,也不應該不自知的去強化那個會讓人變窮、變不自主的霸權階級。不行動,至少也別拖行動者的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