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0

《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成長以外的未來選項


  在台中茉莉書局花了兩三個小時讀完這本書,稍微寫點心得。

  翻開書破題「如果必須靠破壞明天的富足來換取,今天的富足將毫無意義」。因此,在經濟成長之餘,要考量的是負責,對明日未來的負責,或許可以說是永續成長、可持續性成長的另外一種說法。

  前幾章就先挑戰GDP的概念,例如GDP無法反映社會狀態、生活需求、貧富不均等議題,也無法反映環境容受和資源極限等。因此,除了經濟成長與GDP成長以外,還有很多問題是需要我們去面對的,例如社會、環境,而本書作者較為著重環境。

  作者也多次提到,經濟成長許多是藉由各種不同的債來推動的,換句話說就是藉由預支明天來創造今日的富足,而種種跡象顯示,明日不遠了。因此,對於富足的概念,應該剖開來分析,包含物質的豐足、效用的滿足,以及「過好日子的能力」,而重點應該著重在過好日子的能力。

  書中有提到一些可能的方法,例如改變經濟活動的重心進行產業部門的移轉,例如從一二級產業轉化到第三級產業,如此雖然零成長,但內部資本流動,也不會造成失業或衰退。但在這提案的同時,作者也提到了許多因為成長或者停滯甚或是衰退之餘,應該要面對的「社會衰退」。

  社會衰退在左派或右派會有不同的概念,例如公共財的私有化、社會商品不均、政府過度干預社會等等,無論如何,都應該重新建立豐愉的社會關係,藉由參與來重新建立契約。這裡的概念,套用到我所學的學知範疇的話,應該就是要藉由參與來形成集體意識,藉由有意義的參與來避免關係的異化,重新確認自己與社會的關係(重新訂立社會契約)。

  本書還有一個章節提到,經濟過度自由的一個影響,就是政府失去了意義,社會契約也失效了,人民無論在政治和社會過程當中都成為局外來,連帶在經濟過程當中也成為了一種資本而不是人。這樣的觀點,我認為還是跟異化的概念相雷同,總之就是在追求成長的過程當中,無論是政治經濟社會等層面,人都很容易跟關係網絡斷絕關係鏈結,因而失去意義。

  最後,作者提出的警語和方向有很多,我覺得意義不大……畢竟還是囚禁在資本主義的成長迷思當中。主要的訴求是:訂立界線、修正經濟模型,以及改變社會邏輯。好了,這些訴求不如說是一種道德呼喚,過於樂觀而缺乏行動方向,但確實是點出了一些在資本主義邏輯中的可能想像(例如修正總體經濟模型等)。

  個人的心得是,藉由作者的概念,或許應該讓我們對於公共財、公共空間的使用方式,從資本消費轉化到公共參與,亦如前幾段所言的部門轉移,從生產商品和消費商品,轉化到「參與」,參與可以獲得商品、得到效用,並獲得過好日子的能力。只是,要如何參與會是下一個問題。

  再來,作者有提到,隨著發展,人民會越來越成為局外人。這點,在台灣的脈絡當中,我倒是覺得開始有了轉化。或許我們該感謝這個政府吧,因為太過粗糙的成長論述和資本手段,試圖以簡陋的破壞行動來達成理想的資本創造,使得人民在這過程中,對於民主政府的信任、經濟成長的迷思通通毀滅掉。人民不信任政府、人民也不太相信資本的邏輯,因此開始挑戰政府、挑戰資本市場,進而開始重新凝聚、重新參與,或許參與和凝聚之後,仍然選擇相信政府和市場,但有這樣的參與過程,使得政治和經濟不會完全與社會脫鉤,這三者某程度上還是有效地在進行互動,應該情況還不算太差。


Q1:所以需要用成長管理嗎?

A1:成長管理的本質還是成長與發展,只是號稱比較有效率的去配置和管制。該書作者傑克森的立場,可能會是想轉變這種對於成長的迷思,進而管理但不追求成長。而我從本書獲得的心得是,「藉由調整來創造成長」,這種調整是例如空間機能的轉化,重新賦予意義、切換土地使用、民眾參與社區等等,在既有的都市規模下,去調整內部的機能,「以空間調整取代創造性破壞的資本積累」。不過,這種空間調整,如果沒弄好,就變成都市更新,或者好聽一點的都市再生,反過頭來目標還是成長,而不是參與及調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