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3

《權力地景》之從都市就是政治、經濟與社會,到真實即視的想像地景

權力地景
某些都市,或許是因為缺乏明確的自明意象,或是要跟風迎合流行,打主意在一些已經與現在感、地方感脫離而無資本生產意義的空間,意圖賦予文化創意園區之名。此種視覺貼皮的膚淺外貌,本質上則以強力的資本商業力量作為接合劑,將遭遺棄的荒廢空間,接合上、視覺化為可消費的都市公共空間。重新定義既有空間的公共意義,使其重置於資本流動過程中的交換錨點,創造潮潮微微可消費的空間商品。好像、真實、咫尺的空間和文化即視想像,被當成美麗的糖衣包裝,在全球化和資本流通中展售,而把歷史和社會過程中所創造的真實地方、不均地理深藏其中,形成「全新創造的空間與文化想像」,舊的、離異的、無交換價值的,就算了。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因為我們都想創造出一些理想的「都市地景」。因為是「創造」,所以必須從內部徹底改革,從外在施以重擊,以創造性破壞的方式直接創造地景。創造性破壞由熊彼得提出,也是本書作者朱津不斷提到的概念。我們的都市在資本主義的邏輯下,不斷以創造性破壞來創造想像中理想的的都市地景、創造新的循環流動(資本要不斷流動才能繼續流動和積累)。

  在這樣的創造性破壞概念下,都市中的勞工朋友,就是你、我、他等等各種都市內的人們,最為重要的活動意義從生產移轉到消費。生產什麼並不重要(所以有了許多根本不必要的生產、非必須、非直接的衍生性生產),對都市、對資本循環而言,重要的是消費。因為不斷的追求消費導向,所以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們的社會力量開始瓦解,地方認同、在地生產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消費,而全球化和資本流通更適合消費--繼續消費。

  我們的都市地景就在這樣的轉換中被營造了。所以,如朱津所言,我們可以「將地景視為一種創造性破壞的社會、文化和政治產物」,這樣的概念如同林建元老師所提到的,都市的形成是經濟過程,而都市的營造必然是政治過程。而我們的社會與都是存在著社即是空、空即是社的互為文本關係。這些的過程與營造,在新自由主義的邏輯下,都帶有了創造性破壞的便捷僥倖方便性。

  所以,當我們居住在都市中的「家屋」,當代社會的住宅自有制度便「將經濟生產聯繫上社會和文化生活的制度,它也連結了生產手段和消費手段」,一種通通綁在一起的概念,棲居於世,則與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通通綁在一起了,甚至跟消費和生產綑在一起。所以,我們的生命價值和靈性選擇被定錨在房貸利率、薪資條動和市場通縮,個人的身體與價值被拴在都市的旋鈕當中,與之連動

  在本書中,朱津有試圖要辯證釋義何謂地景?何謂權力?我認為,若非要深入研究,實在不用深入雕琢,我們可以將地景和權力分別理解:地景就是都市就是空間,就是我們所居所處所有之處;權力就是流動就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中的動能。因此,權力地景,就是都市與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視覺化關係。因此,解讀地景就是解讀都市,就是研究「政治權力象徵背後的社會與技術」,就是探討各種「適應移動與變遷」。

  這種視覺化的對應過程,由「階級關係決定了自由的地理移動和有組織的在生產過程之間的張力」,同時是「持續進行且充斥衝突的人類生活建構」,而各種空間使用的競逐過程,最終--「資本創造並破壞了自身的地景」。所以,生產了缺乏具體社會與物質脈絡的地景,而生成單純視覺化、消費導向的迪士尼主題樂園。地方被脫離了,也被生產所遺棄,僅以視覺貼皮的方式和資本接合,灌入消費導向的視覺化主題,重新定義既有地景,將其重至於資本的流動過程,營造成可消費的想像地景,一種好像真實之即視想像地景

Sharon Zukin

20140701

國家公園與財產權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在6月默默的就成立了。說「成立」其實也蠻怪的。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在2007年就成立了,南方四島國家公園計畫在今年3月就核定了,所以6月應該只是掛牌、網站上線吧?

  未來應該會朝向一個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 多個國家公園方向邁進。亦即,位在高雄的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負責管轄多個國家公園(東沙環礁、澎湖南方四島,未來的北方三島和綠島等)。


  說到組織再造,其實雪霸+太魯閣+馬告(草案)根本就可以合併成一個國家公園。雲嘉南風景區+台江+壽山,也可以合併成一個,簡單一點就好。但組織的事情就很難喬了,這些國家公園更是涉及到財產權的問題,就會沒完沒了。

  高山型的國家公園,大多與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既有生活領域有相當多的重疊,但雙方實在是欠缺有效率有意義的溝通,使得國家公園反倒成為原住民族的敵人。其他位在平地、新成立的國家公園,一樣面臨財產權的問題,尤其是開發之手的介入。

  說也奇怪,前陣子明明就有國家公園被迫開發的新聞,怎麼沒幾天就又沒下文了。「開發戰線」始終會推進到國家公園的範圍內,無論是陽明山的馬槽、墾丁大街和各個灣、雪霸的武陵農場、太魯閣的布洛灣等等,終究會被默默的申請、默默核定,接著就突然開發。

  所以,掛上「國家公園」之名,並不代表這些地方就會被保護,反倒是一種「我很肥美,快來吃我」的另類官方保證。以前CY曾經說過,開發許可和使用管制其實是相對的,不代表使用管制就一定很僵化、開發許可就很彈性,也不代表使用管制就一定得開發或保護、開發許可就一定會保護或者被開發。

  究竟這些國家公園的下場會如何,仍就端看我們如面對土地。

http://penghu.cpami.gov.tw/

20140615

怎樣的人可以成為政治人物?



  怎樣的人可以成為政治人物(首長、政務官及代議士等)?我們廣泛的期待應該要有三層次特質,由內而外是道德(溫良恭儉浪公誠弘毅之類的)、學知(豐富常識知識判斷能力)及實踐(在前兩項的前提下執行它的理念)。
  
  真的這樣子嗎?某黨的不分區立委大多提名在特殊領域有聲望的政治素人,但當他們進到立院場域的時候,因為對其他領域的不熟悉、對於政治及立法過程的不熟稔,所以很多時候無法實踐他們的學知,又因為沒有太過強烈的道德,連道德也無法實踐,淪於投票部隊,而無自己的道德與學知主張。
  
反觀另一黨,在提名不分區立委的安全名單時,絕大多數都是已經在政治場域打滾多時的政治人物,或許不是該特殊領域最有聲望之士,但大多人掌握政治及立法過程,也能操控政治議程,因而在他們的學知範疇中,他們是有更多的實踐操作,而在道德的實踐上面,好像也因為是少數而不必承擔太多的外在道德壓力,相形之下更能實踐道德認知。
  
  所以,除了道德、學知及實踐以外,是不是「政治技術」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或許,這項政治技術,其實就是實踐的能力,因此政治素人有政治素人的潔白想像,但若要有更高的實踐力,或許需要有更多的政治技術。
  
但,長年打滾政壇的政治人物,就代表他具有好的「政治技術」(實踐力)嗎?想來也不見得吧?有些人是靠著長期的鐵票(無論軍公教農血緣地緣宗教)而能高枕無憂的擔任代議士,但本質上並無掌握道德和學知,也不必呈現他的實踐力,因而根本並不具備我們對於代議士的想像,本質上就是酬庸與鐵票關係,根本論不上「代與議」。
  
  另一方面,有些政務官或許具有道德與學知能力,但同樣無法掌握政治技術,在太多時候只能淪為圖章,或者做到一半就跛腳,無法實踐的道德與學知,似乎不是太有用。
  
  我們無法太期待,道德、學知和實踐階具備的政治人物來從政。具備這樣特質的人,也不一定有辦法被拔擢成為政務官或者從民選過程中脫穎而出。那麼,在有限的選擇下,我們到底應該如何選擇政治人物呢?(尤其是民選的)?哪些特質是我們應該掌握的?
  
  我覺得要看他的角色。如果是代議士,那麼是否具有政治技術是很重要的,沒有實踐能力,再多的道德和學知都是枉然。不過,若無道德和學知,且交相賊的話,恐怕也是很糟糕的事情;如果是首長的話,似乎需要的其實是廣納天下寒士的能耐,讓外人來成為他的道德、學知和實踐,自己當個吉祥物好了。
  
  所以,代議士要選的是行動者、首長是要選吉祥物,這樣嗎?好像也不完全是。

20140608

過度包裝的道德潔癖,就是膚淺思想的空洞裝飾

  今日晚間在某店家,待了大約三十分鐘,看著新聞,感到荒謬。扣除廣告,有1段約3分鐘在講北捷公司踢球推卸責任,1段約3分鐘在講下大雨,剩下20多分鐘,通通在講「她」,包含了被偷拍的地點、相約要去的湯屋、疑似曾共同看過的電影、疑似曾一起玩弄的紅貴賓、ptt和臉書鄉民的回應等等。

  原來,趙葉蔡弊案、警察逃漏稅4600萬、各地悼念六四、國中會考、白副擔任第一副主席、翁重鈞三戰嘉縣長、Computex 2014,之類的這些事情,通通都比不上她的事?

  道德感不必如此膚淺而建立在窺探別人的隱私吧?更何況,她也沒三不五時就跳出來講道德、論正義,就是個會畫畫的普通人,畫的也是普通的日常生活。

  我覺得,因為其他事情太複雜、太遙遠,一瞬間無法理解別人怎麼包工程、千萬來幾億去、歷史也學不好、別人家的政治也無所謂反正看著黨徽蓋選票即可,所以習慣性的思考淺薄,讓閱聽大眾無法思考,只能用簡單肥皂八點檔式的劇情理解。太複雜的,好像會牽扯上政治的,唉呀,就不想看、不想理解(偏偏這些才真正攸關生活),八卦花絮人人好懂討論起來沒有負擔即能譴責別人的道德汙點,唉呀,自己好高尚。

  過度包裝的道德潔癖,不過就是膚淺思想的空洞裝飾。

  我們繼續關心皇池御膳(?)。

古箏媽媽與二女兒和小女兒

 
  今天傍晚,彈古箏的氣質媽媽問我「你念的那個研究所,好念嗎?」我想了,回她說「嗯,看人吧,就像妳彈古箏,好彈嗎?」。她說,曾考慮讓她的小女兒(蠻可愛)念類似的科系。又說,二女兒(也蠻氣質)念電機類,全班幾乎都男的,不知道我念的這個會不會?接著又講,大女兒(沒看過)出社會之後,都沒有空彈古箏了。
 
  聽了媽媽經之後,我想了想便回應「彈古箏是興趣,現在沒空彈,以後還是會懷念了」,接著說「至於念什麼,念得下去、念得開心比較重要,不用太擔心女兒們到底要念什麼東西,想念就可以了」。
 
  整段下來,除了媽媽很氣質女兒蠻可愛以外,我也不清楚自己要表達什麼。不過,就是天下父母心的感覺。當媽的總是很操心自己的兒女,但又不知道該怎麼幫忙,只能窮緊張,抓到好像可問的人就問了。其實,媽媽應該問問女兒,女兒應該自己找人問吧?

  於是,後來二女兒就問我,如何申請來工藝中心服役……(顯然,完全不關心小女兒,比較關心別人。)

  突然想到了。每當有路人看到我在看書,總是說「啊,要考試了呀,很認真唷!」、「你在看什麼?這種書可以做什麼?」。恐怕要看園藝百科、食譜或者小說,才不會被問這類的問題吧。但,很多事情,總是被預設了前提「讀書為了考試」、「讀書為了工作」,好像非得有個名堂,非得有個理所當然顯而易見的出路才可以?這又讓我聯想到,碩一時,老夏曾說「唉呀啊,要讓這些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魅力,不然他們就不來念了呀!」。(整個大離題)

20140522

分類與標籤化--日常進行的社會科學實踐

  這標題說來沉重。我們日常生活最常實踐的社會科學精神,便是分類與標籤化。經濟學要區分國內外產值投資消費剩餘、政治學針對客體進行類別化分類、社會學試圖區分階層與階級,無論如何,就是不斷地以某些價值與準則,進行分類。

  分類與標籤化,我們總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之。

  醉漢嗎?遊民嗎?先把將之設定為社會的邊緣人物,排除至近乎無所屬無群體的邊緣。結果,都不是。結果是還不錯的高中、大學,家庭經濟都正常,甚至可說,在這種普遍的數據(教育社經狀況)上,他應該是在一般,甚至可能達到第三四分位數的水準(Q3)。疑,那該怎麼標籤化呢?

  先看看是不是同性戀、先看看有無帶原某些傳染病、再看看是不是身心靈異常、或者是不是有強烈的政治傾向,最後補句「有參加學運嗎?」,死命的貼上標籤,但都黏不住。結果,似乎都沒有,怎麼辦?分類化的實踐真受挫了,他就是個普通人。

  所以,還是應是要分類與標籤化。他一定是愛打電玩、太宅了、愛看大逃殺小說,所以才會這樣子!好像找到一個答案了,即便是錯誤歸納,也覺得心靈慰藉,至少有個像是答案的說法,至少好像有個標的可以做出預防性羈押,以後我們就查緝所有電玩/電動/影集/歷史書/小說,通通都不要看吧。

  就只是想要分類,讓他不是我們;就只是想要標籤化,讓討厭的人事物都貼上糟糕的標籤;就只是想找個答案,自己騙自己。

北捷事件與暴力的終極形式

  「在何種情況下,被認為正常或不正常的人,會執行或被認為得予,終結任何人的生命(包含自己)?」始終是個大哉問。這就是暴力的終極形式,為何會發生?為何可以允許?
 
  同樣的。當國家以死刑來制裁之時,便是以終極暴力的形式來回應暴力。如果一命換一命並且殺雞儆猴,好像還有點通。但如果數條人命卻只用一條人命抵償(說是抵償,但其實債權的償還方向也不是很清楚)呢?又如果以為可以教化、威嚇人民,但又不是很有效果呢?
 
  執行終極暴力,若根本沒有對等的賠償關係,也沒有教化威嚇作用,那麼執行之目的就應該思量一下。尤其當司法檢調受到質疑,當監禁徒刑的執行受到質疑否則,更應該思考國家對於暴力的懲戒方式。否則,只是站在反對暴力的對立面,但仍舊是暴力的一環。
 
  面對廢死之議題,台灣目前社會應該沒有普遍共識接受。至於是否能有共識,就有待廢死盟與反廢死盟的倡議,讓公民意志選擇下,說服對立方是否願意讓國家執行此終極暴力(剝奪所有權力的最終形式)。
 
  因此,面對此次的事件,我認為根本不需要太tone到廢死與否。至少,我們最近還有在執行死刑。
 
  關於北捷鄭同學之行徑,在意測他的動機目的手端之前,我比較想先臆測群眾與媒體。畢竟,鄭同學的行為能力已經終結,但媒體和群眾還是會不斷膨脹、解壓縮、任意發散。
 
  此時一定會有諸多議題趁機跳入,試圖主導「社論議程」,想要把事件導到例如宅宅、大學生教育、公共安全、反社會情節或精神身心疾病、家庭教養等等。其中,有幾項是應該被注意而不被牽著走的--其實就是關於「自由」的概念。教育良好而受規訓的國民、充滿監視警察遍佈的公共空間、受到規格化協助的家庭教養、精神身心疾病的排除與治療,這些其實就是針對「自由」的限縮,犧牲宅居自由、思想自由、行動自由、教養自由、精神自由,召喚名為「安全」的國家公權力保障(公權力也是暴力的一種形式)。
 
  是否值得犧牲自由、召喚安全?我不知道。在社會範疇中,我們就是不斷地在交換和選擇,存於社會,自然得依附集體選擇的結果。問題是,我們的社會集體知道自己在選擇、交換的是什麼嗎?知道自己在犧牲召喚什麼嗎?不是每個人都是武藤遊戲,可以神抽青眼白龍--往往我們抽到的是史萊姆。
  小結語:國家暴力比個人暴力還驚人,千萬不能太依賴國家暴力來維持社會;若不警覺國家暴力無孔不入與恆存,我們終究會走向法西斯之路而失去身為人的自由。

20140518

2014第九屆全國規劃系所實習聯展論壇

  1. 許多老師都提到,要讓學生們有更多的交流時間,這點我也蠻認同的。每天在學校聽老師講、聽自己同學講都蠻膩了,如果有更多場合可以與外校系同學針對專業議題,針鋒相對一下,未嘗不可。大概就15分鐘發表,3組在1小時內完成,接著交互詰問1小時,最後老師講評0.5小時吧,雖然冗長,但互動與意義更豐富。

  2. 意義是三小?這大概是城鄉所最容易被挑戰的核心問題「你們意義何在?」、「你們這樣可行嗎?」、「你們是在挑戰政府和法規嗎?」。是呀,就是在挑戰既有框架。說真的,我也不覺得意義會當場兌現,但會在不同時間、空間、客體上展現。今日針對某項議題探究,這過程會投射到個人的學思歷程、會影響當地居民對於自身地方的檢視角度、會改變既有的社群輿論、會促成未來的某些轉變。如果我們認為有可能變更好,就做吧,不用急著現在兌現意義。

  3. 如黃宏順學長最後結語所言(結的很好,很通盤),規劃專業有很多可貴之處(所以送了一些人進去考、監兩院),無論是專業整合(其實我更愛"調和"這詞彙)、專業通才,或者對於未來的想像、過往的通盤檢討,這些是規劃專業所需的基本宏觀視野。同樣的,對於公共利益的探究,從事此途都不可避免,但公私利益的「界線」會是一路伴隨我們的繩索,或許無解,但總得面對。除了公私利益的界線,價值的選定也會一路相隨,就讓我們尊重彼此價值,認清自己的價值判斷邏輯,門打開,別設限,大步向前、繼續努力吧。

  4. 對於整體的規劃實習,很多東西都還是援用30~40年前剛從美國引進來的那一套藍圖式規劃邏輯,沒有不好,但可以更好。許多系所都在談「變遷」,但大多止步於氣候變遷。氣候變遷固然重要,但社會性的時空變遷也很重要。如果我們都願意對著氣候變遷調整規劃思維,那麼我們在面對社會結構變遷、政經變遷、時空變遷,我們如何調整規劃工具運用,如何調整規劃的價值思為呢?這點,許多學生們已經發現問題了,但卻未能適時獲得指引。

  5. 幾個詞句被我圈註了:從菁英規劃到社群主義、大家都想縫合、在地關懷、遊學活、做TOD但不講TOD、大小尺度的拉扯、過渡帶、年過半百慵懶一點。


《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之3〈空間是個關鍵字〉

  〈空間是個關鍵字〉是本書的第三部分,承繼〈新自由主義與階級力量的復辟〉與〈不均地理發展筆記〉之後,說明「空間」意義脈絡以及往往被省略但相當複雜的內蘊與修飾。

  若是從事都市、建築或景觀相關的規劃、設計或研究,自然不會把「空間」排除在論述、思緒與邏輯過程。但,假若是其他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學科,是否應把納入討論呢?答案是肯定的。若無空間的意論、乘載、容承,恐怕力量和論述如何運作都會顯得虛無飄渺,類似《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書極力吹捧制度,卻無視運作制度的各種尺度、層次的空間。是的,空間是有各種尺度、層次的,應該以不同方式來理解的。這正是本文所要陳述的基本概念。

  在1973年時,Harvey就在他先前的著作中提出了三種理解空間的不同方式:絕對的、相對的、關係性的。絕對的空間,就是牛頓與迪卡兒的空間是幾何、可計算,沒有任何曖昧和不確而可以精準測量,而空間本身就是獨立於物質之外的存在;相對的空間,則是愛因斯坦的空間,空間架構是被相對化的,空間與時間是無法被分離思考的,應該以時空的聯合概念來認知,此種空間被理解為與物體之間的關係,例如各種移動和摩擦成本的討論;關係性空間,則是被認為包含在物體之中,物體只有在它自身之中包含且呈現了與其他物體的關係時才存在,因此過程並非發生在空間之中,而是界定了空間的框架,是難以測量但真實存在,可以理解成是集體記憶、美學判斷與其他意義展現的空間。

  這三種空間不應獨立解讀,而是具有某種階層性的相互辯證張力。亦即,絕對空間本身包含了絕對空間,但若是關係性空間則可能包含了相對空間與絕對空間。而我們的思考和辯證,也應該在三種空間當中游移論證,而駐紮就不動了。

  游移在三種空間中的論證則牽涉了我們如何擺放自身的時空框架,我們的身上都存有多重意義:性別、族裔、國籍、社會角色和地方認同等等,而這一切的關係性必然以某種方式進入我們主體的政治意識,而重新展現內化於特定政治主體的外在事件與空間邏輯。所以,空間是理解有形事物的基本要素,同時,也是各種理論廣泛援用的空間隱喻。是看得見的,也是看不見但能理解的。所以,如何理解、如何游移辯證、如何接合就顯得很重要。

  在空間化思想的辨思上,Harvey偏好引用列斐伏爾(雷飛虎,Leferbvre)的空間傳統。列斐伏爾在先人的基礎上,建構了三種空間化的思想:物質空間、空間再現、再現的空間。物質空間是著向物理接觸和感官開放的感知空間,就是經驗的空間,空間再現則是構想與再現出來的空間,再現的空間則是納入日常生活的感官、想像、情感與意義的生活空間。
Edvard Munch《The Scream
例如孟克的吶喊。這幅畫本身是物質空間中的客體(可摸可接觸可感知可經驗),但同時也是再現了一種心理狀態的(特定概念的再現),並且以某些物理形式再現了他的心理狀態(與生活經驗的接合)。

  在各家空間研究學說提出的時代,Harvey提出了他自我感覺很跳Tone的思維,把他主張的絕對、相對和關係性空間與列斐伏爾的物值空間、再現空間及空間再現整合,形成一個三乘三的矩陣。當然,Harvey自己也知道,這種絕對空間的矩陣有其自我侷限性,揭示力量也是有限的,優點是可以清楚辨析現象,缺點則是我們需要用更多想像力去跨越矩陣的限制。作者也建議,讀者應該自由建構、游移對於矩陣的解讀。

A matrix of spatialities for Marxian LINK
  其實,如果可以理解這三乘三的空間到底怎麼運作,感覺似乎就大功告成可以打完收工了。但Harvey還有很多東西要說,於是他再次引用了馬克思資本論中所引介的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和價值這三個關鍵概念,將它們置入這個舉陣當中。個別工人、機器、產品、房舍、土地以及實際勞動過程的使用價值,都是在絕對時空中可以被描述及理解的;交換導向的商品、貨幣、資本和勞動力等等,則是屬於交換價值而在相對空間中不斷追求循環和交換;價值是一種關係性概念,如馬克思索研,價值是非物質但客觀的,因此價值建構了物質關係,再進一步建構了社會關係,因此,價值是關係性的社會關係,因為價值內化了勞動過程的歷史地理,在世界市場中的資本積累條件下,而與許多生產過程和社會關係產生關聯而表現了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價值。在這樣的辯證閱讀下,我們可以從各種角度去游移,把理論暫放在矩陣中思考,異化、拜物慾望、剝削關係等,也能在當中找到一個可被理解的位置。(把資本的討論丟到三乘三的矩陣中去討論,實在是一種思維上的跳躍,此部分強烈建議去找本書來看,會有抽象概念具象化的視覺衝擊)

  在矩陣上的討論,Havey不斷強調「讓張力橫越矩陣的所有位置而辯證地移動」,是對讀者的再再提醒。矩陣是暫放而協助認識,並不是事物、論證應該定居的位址,保持游移的恆動性才能更充分理解空間的複雜與曖昧。

  本文所討論的空間認識和辯證方式,最後用了公共空間的例子來說明。作者呼應米契爾的乎告,主張「公共空間是非物質的」。配合我的空間規劃專業來理解--可以認為,公共空間作落在一個絕對空間位址上,但它應該應該連結上和其他空間配置的相對關係,以及與社會、地方、活動和日常生活產生關係性連結,使得該空間同時被絕對、相對和關係性理解、使用,這樣空間才有意義,它所處的地方也才與它有共同意義。進而可以超越物質空間的限制,而賦予該公共空間有更多的空間再現,甚至形成另一番的再現空間。

  總結,空間的意義不只是三小,更是三乘三的游移辯證。

20140515

以誰之名?

  本次2015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的主題是【以誰之名?】。初見此題,腦中浮現幾個名字:周杰倫(以父之名)、金田一一(爺ちゃんの名にかけて!)、木之本櫻(あなたの新しい主人の小さい桜で……)、馬英九(你好,我爸爸是……)。

  以誰之名,是個好問題。有人不覺得代議士可以代表人民行使公民權、有人不覺得運動者可以代表全體公民、有人不覺得保守勢力可以代表基進主張、有人不覺得中華民國可以代表中國、有人不覺得台灣可以代表中華民國,無論如何,在自主(Liberty)的前提下,似乎沒有什麼人事物可以彼此或單向的充分代表。但還是奢求,能以什麼之名,做點什麼之事,於是期待一種民主想像的實踐。

  但,民主只是手段,自由才是前提和目標。無奈,前提不存在、目標辦不到,手段只能徒然。於是乎,自主、自由,甚至連民主,都遙不可及了。只能以小確幸之名,繼續吃著又油又肥又好吃的爌肉飯,吃了一口,看著漬油,「啊,原來,我們未曾自由過」--像是薛丁格的貓(Erwin Schrödinger's Cat)。

20140507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以制度包裹上市的新自由主義

以制度包裹上市的新自由主義
本書《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由經濟學家(Daron Acemoglu)與政治學家(James A. Robinson)合作十五年並撰寫而成,是一個很適合拿來複習世界地理和世界歷史的好書,但對於政治學或經濟學的密度並不是太高。一言以蔽之,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因為制度。因為制度漂移的小差異使得關鍵時期出現時,國家會有不同的走向。硬要寫一個意會的公式概念,大概是長這樣子:

國家成敗=〔制度漂移 × 關鍵時刻〕= 〔廣納/榨取〕‧〔政治/經濟〕

本書前三章分別說明了三件事情,1)為什麼文化、族群和地理環境一樣美墨邊界城市「諾加雷斯」南北兩側的經濟發展不一樣;2)為什麼地理環境、文化或領導人不思長進,並非貧困的主因;3)富裕和貧困源於什麼樣的政治和經濟制度?

  首先,兩位作者用很簡單的概念和數據描敘了「諾加雷斯」,並直接點出來,並非文化、族群和地理環境造成南北兩側的經濟發展不同,問題就在於制度。進入第二章,再次駁斥了其他三種假說:源於孟德斯鳩的地理假說(也順便批了槍砲、病菌與鋼鐵的環境決定論)、源於馬克斯韋伯的文化假說(這種類似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概念自然有很多破綻)、以及無知假說(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想要)。駁斥了這三項假說之後,作者認為並非文化、族群和地理環境等因素,造成貧困或富裕,而是另外一種更決定性的因素,決定了科技、生產技術的散播不平均--制度

  所謂的制度就是指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並分別有榨取式和廣納式等兩種型態,並不斷說明此政治制度與經濟制度相互反饋的迴路過程,壓榨經濟源於壓榨政治,壓榨政治不願放棄壓榨經濟;廣納政治產出廣納經濟,廣納經濟造就廣納政治。如本書所言「經濟學假設政治問題已經解決」(但問題始終存在)、「政治是社會選擇管理社會的規則的過程」(包含了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制度促進的經濟成長,會同時製造贏家與輸家」(此即熊彼得所稱之創造性破壞)。

  因此,作者認為黑死病襲來,東歐走向更集權的榨取制度、西歐則專制瓦解而走向廣納制度,正是關鍵時期與制度漂移的相互作用關係。社會本來就會不斷發生政治、經濟等層面的衝突,並且在社會中以不同方式解決問題,因而產生歷史差異,何以有這些制度選擇、制度漂移、關鍵時期應對的差異呢?作者的答案,往往是--偶然與隨機。其實,這點很像是個答案,卻又覺得好像不太負責任,但或許歷史本身就是不斷的偶然與隨機吧。總之,不斷偶然堆砌的小差異,形成日後越來越大的制度差異,以至於在關鍵時期有了不同的反應,所以工業革命發生了,並且選擇在英格蘭。

  對於〔廣納/榨取〕‧〔政治/經濟〕這四種組合,作者認為會形成良性/惡性循環。廣納政治會促成廣納經濟,廣納經濟會協助鞏固廣納政治;反之,榨取政治會因為缺乏誘因與精英抵抗,而更加專制地鞏固榨取經濟,而詐取經濟也會反過來回饋榨取政治。相互的迴圈會不斷鞏固、循環。

  這時候有人就會提問了,但有些專制集權國家,仍舊可以創造經濟成長呀?例如沙俄、帝俄或者近代中國等。作者認為,這是有限成長的榨取制度,藉由榨取政治的分配來調整生產,但因為缺乏廣納的政治與商業誘因,所以未能完全吸引資金、創意流入。這種成長是有限而建立在快速投資,而非建構在創造性破壞上。

  是的,創造性破壞(The Creative Destruction),就是重新配置各種生產要素以追求更高的利潤,包含了資本、土地、機器、創意、人力、權力和階級等等。因為廣納經濟的特色(對於私有財產權的各式處分行為之保障),使得民間願意追求更多的利潤、激發更多創意,貿易、生產、交換、消費是有利可圖的,因此願意嘗試、願意投資,當然這些資本投資也會反過來改變既有的貧富階級,可能有人因而向上爬升、有人跌落,造成政治或經濟權力的改變。若是此種成長的創造性開始產生破壞時,專制集權的榨取政治制度,當然是會介入節制,因而限制了更進一步的創造性破壞及其後帶來的成長與廣納經濟。

  這種創造性破壞有時候是外來的。例如19世紀之後,歐美勢力進入亞洲,日本就在各種因素之下被迫開啟了明治維新的創造性破壞,而清朝則是選擇自強運動引進西方兵器,但本質是仍舊維持一樣的榨取政治與經濟制度。對於關鍵時期的不同反應方式,造成20世紀雙邊的政治與經濟實力落差,甚至造成當代國家發展的差異。

  看到這邊,對於本書兩位作者對於制度的看法和探討已經差不多了,作者用一言以蔽之的方式,解釋了千年來的各地發展差異,雖說是「制度」,但又跟公共管理或者新制度經濟學的分析方式不太一樣。不如說像是在大力讚揚廣納經濟(私有財產權的保障)與廣納政治(有點不明確,但應是美國式的民主)。此種讚賞,稍微想想之後,我認為可以稱之為以制度包裹上市的新自由主義,在本質上沒有面對國家內部的失敗。

  首先,作者所提制度而造成的技術散播不平均,其實就雷同於David Harvey《新自由主義的空間》所稱的不均地理發展,只是Harvey的不均地理發展有再進一步帶入全球化與資本主義所掀起的新自由主義波瀾,以至於不均地理發展並不只是單純的壓榨/廣納/政治/經濟,而是更複雜的共構。同時,Harvey在《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一書中也批了《槍砲、病菌和鋼鐵》的環境決定論,一樣是批判,但與本書的批判方向不盡相同,但終究可歸納為戴蒙的歷史地理唯物般的環境決定論,就是忽略了地理本身是經由空間生產、制度、勞動、領域化與去領域化、技術化、生活時間等方式所塑造出來的,再簡略一點說的,則可回到本書所稱的,問題就是源於制度,一種具有空間概念的政治與經濟制度

  再來則是有點複雜而作者自己有試圖解釋,但我認為未有效解釋的概念。作者認為,集權壓榨式政治不利經濟發展。例如剛果和北朝鮮,政治和經濟都在領導者手中,但索馬利亞的經濟和政治的弱後發展則是源於權力太過分散而無法創造有效制度。好的,除了政治和經濟制度以外,似乎應該要探討「權力的流動」。如果,目前尚未有效的解釋此種權力的流動。例如,權力是有效、均衡的流動在各個階層、部門,或許可以符合本書所稱的廣納式政治,但若權力是灘散在各個部落、宗族而無法整合其來,恐怕也無法建構有效率的政治或經濟制度。因此,權力的流動攸關了政治及經濟制度是否能有效建制。但目前仍無法說明,何種方式可以促成權力有效流動而營造適合的經濟與政治制度?

  第三,延續對於權力流動的討論,我認為作者所提的廣納經濟(私有產權的處分保障),呼應到當前資本與金融運作方式(錢滾錢,無中生有創造錢),這種資本的流動滲透力,影響力更勝權力流動,甚至連政治、政黨或政府成為了商品化後而可競價的商品,政府根本就是被置於資本迴圈當中,稱不上廣納政治和廣納經濟的良性互動循環。以往,所謂的榨取制度是無法資本和階級流動;如今,似乎沒有詐取,但藉由壟斷和偏差動員,創造一個新的強大的政治經濟迴圈,未能參與其中者,只能在旁邊吃土玩沙。(我好像可以自由創業,但……;我好像可以投票選舉,但……)

  第四,因此我認為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當代的國際秩序建立,國家們的邊界逐漸維持了(雖然仍有變動),即使國家不再擴張,但資本仍舊快速流動著,政治定錨但經濟權力也趁機擴大。既然國家不在持續擴張政治的守備範圍,那就由經濟來蠶食鯨吞,於是事物都商品化、金融化了,包含政府、政黨和政治

  第五,因此套用作者提到的榨取政治制度被替代,延續者繼續榨取,我認為心有戚戚焉。日本時期,殖民統治創造了一個專制而集權的殖民體制,因為專制而集權,所以可以創造有限的成長,以及相當合乎母國利益的社會體制、生產方式和社會關係。後續,當殖民政府離開後,取而帶之者,雖然制度移轉,但仍舊保有專制與集權特色。此時,韓國及臺灣的專制政府,藉著背後的美國勢力,引入資本來不斷投資國內的資本迴圈,使得榨取政治制度下的有限經濟成長,能比有限在多一點點,形成所謂的亞洲經濟成長典範之一。然而,當後續美援撤守之後,有限的成長觸頂,因而榨取政權受到挑戰,而後有臺、韓風起雲湧的1990年代。但是,我並不認為風起雲湧之後,我們就走出了榨取政治與榨取經濟的迴圈。作者所提出的制度,並無法解釋台灣的政治經濟關係以及社會生產關係,以及此二種關係同時掌控在同一統治集團手中的掐頸式關係,政治、經濟或社會等制度都被掐住了,都被納入它們的循環當中,其他人洗洗睡吧。此即所謂的台灣特色,難以有效疏理,也不用太期望國外學者可從外爬梳。

  第六,作者在最後一章提到了反托拉斯以及媒體,我認為是最後才補上的。兩位作者用了十餘年的時間,完成了絕大部分的章節,但到了2012年之後,托拉斯的運作和媒體運作,早就有了不一樣的玩法,因而在前面大部分章節都沒有論述到資本過度集中、資訊過度集中之影響。因此,我認為最後一章節才能有效帶出當代的問題,但並未完整把議題拔出來。其實,政治和經濟迴圈彼此正是一個賦權過程,協助/授與/奪取/排除等等,但是當資本壟斷的勢力介入媒體、介入網絡,讓資訊的傳播必須繞道或者被迫扭曲;當資本勢力介入政黨政治和公共體系之後,我實在無法樂觀認為廣納政治和廣納經濟的互惠成長

  總結,我認為,作者太樂觀期待廣納政治和廣納經濟的互惠迴圈。同時,太小看了當代金融、資本的生產方式的快速流動與積累。但沒關係,我從書中找到答案了,一切是偶然和隨機

-------

2014/05/09 補充
  概略來說,作者認為「是制度推動政治、經濟迴圈,促成國家的成敗」←整本書就是這件事情(他們的成敗是美國式民主與資本主義繁榮)。而我覺得,應該有更多事物來促成國家成敗,而政治經濟迴圈與制度只是其中的副本過程和暫時紀錄存檔。

  因此,應該要討論的是這些「更多事物」,然而目前有限的學知和邏輯,又難以簡略描繪究竟是什麼來促成這些亂七八糟的大變動與小確幸。單純猜想的話,感覺很像是某些事物(權力?資本?關係?)的流動,連帶讓其他事物跟著被推動、夾帶、擠壓、排除、納入,但為什麼這些事物會流動呢??嗯………

20140503

《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之2〈不均地理發展筆記〉

之2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不均地理發展筆記〉是本書的第二部分,承繼前篇探討新自由主義所帶來之階級力量復辟,說明「不均地理發展(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的理論探討,最後Harvey直接指明了,如果,資本主義是透過不均地理發展而存活,如果資本主義就是不均地理發展……在這樣的概念下去探討不均地理發展的理論化框架,就得正視長期且不斷變動的不均地理發展狀態(或許可以視之為長期且不斷變動的資本主義地理發展狀態)。

  何謂不均地理發展?白話一點的說法,可以理解成南北差異、城鄉差距、東西方文明差異、南北半球勞動力與資本差異,總之,就是不同地點/空間/地方,無論是本質上、觀察上、相對上、感覺上,就是有差異。這點,對照到《世界是平的》一書,以不均地理發展的概念來回應的話,就是若只關注到好像平坦的世界,就會忽視被擠入皺褶的差異,就會忘卻滲透在看似平滑表下面的各種互動與流動,總之,世界沒那麼平,它可能比想像的還要崎嶇不平

  在本書中,Harvey回顧四種思考方式切入不均地理發展理論,這四點其實跟《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書所提的假說理論雷同,但拆解和整合方式並不同,詳細的兩書比對留待討論《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時再來一併比較,先來看看Harvey怎麼說。作者認為,1)歷史主義與擴散主義的詮釋,認為不均地理發展是因為源於中心的差異化擴散過成的產物,擴散差異使得有地方快、有地方慢,所以造成先進與落後之差異,快一點的就是文明、現代,落後的地方就需要被拯救、被輔導(甚至被入侵扶植),正當化了各種對外的的進步與發展口號所採取侵略;2)建構主義的觀點,則是聚焦於政治、軍事和地緣政治活動所支持的資本主義剝削行為,導致有所差異的剝削,而個地方與外來剝削者則有不同的互動關係(歡迎來剝、頑強抵抗,甚至滅族滅國等);3)環境主義則是《槍炮、病菌與鋼鐵》的那種說法,人類適應多樣化的環境,因而產生了專殊化的分工以及獨特的生活方式,因此認為不均發展是由環境所規範的(此種理論,同時被國敗和本書吐槽);4)地緣政治的解釋,認為不均地理發展是在各種不同尺度上運作、於疆域上組織起來的強權之間,政治和社會鬥爭的無可預測產物,有點類似國敗一書的說法,又有點不一樣,但都同時做球給「偶然」和「意外」。

  針對這四種不同的思考方式,Harvey試著將這四種不同認識論狀態的條件制約,轉譯成同樣的敘事方式,創造可以彼此對話的場域,並提出了四種轉譯後的切入取徑:
  1)資本積累過程於社會生態生活網絡中的物質鑲嵌;
  2)奪取式積累(將各種勞動力、生產能量、貨幣或商品)都資本化、聚集,納入循環;
  3)資本積累於空間和時間中的擴大再生產之規律特質。
  4)在各種地理尺度上的政治、社會與階級的鬥爭動態

  四項取徑確認後,作者也不想就把他們裝在一起組合了事,而是採取強調內部關係,不斷協商、游移的辯證法,正視內外的特殊與普遍、抽象與具體;同時,建構一個足供辯證的空間(三重辯證空間),這會在第三部分談論到。

  不均地理發展,反映了不同社會群體將其社會性模式,在物質上鑲嵌到生活網絡中的不同方式,產生不斷演變、開放而非意圖的社會生態系統。簡單說,我們的各種社會活動,都會產生不同的空間營造後果。因為,活動總是需要奠基在某處,當資本主義要流動的時候,必然需要配合資本積累來調整、重塑、創造或破壞。反過來說,資本主義在流動時,也必須適應它所在的空間物質條件而由所調整。這正是所謂的社會即空間,社即是空,空即是社,活動改變空間,空間改變活動。在這樣的思考過程中,我們必須承認,各種工作、活動、吃喝的每一件事物活動,都是生產消費關係,都陷入資本循環與積累過程,因而我們身體所操演的各種空間活動,自然可視作資本主義的活動,因而鑲嵌入空間營造和生活網絡中,成為不均地理發展。同時,Harvey再次提出他的主張「紐約市並無任何不自然之處」,因此,包含生態和社會兩方面,都也應一併納入鑲嵌於生活網絡的概念之中。因而,所謂的不均地理發展,包含鑲嵌在生活網絡中的社會(活動)與生態(自然)
  
  隨著社會系統的發展與擴大,為了穩固自然有必要生產越來越多的剩餘(超出力即可用之使用價值)來求取生存(三口之家只要可以剩一週存糧、一箱泡麵即可過活,但若是三千萬人口的國家,事情就沒這麼簡單了)。所以,社會需要佔有和集中來自各處的剩餘,問題是--誰佔有?怎麼佔有?佔有後,如何使用?這全取決於政治發展與階級力量的運作,所以有歷史上的各種征戰、鬥爭,或者世界奇觀的建造。到了現代,資本家階級的崛起正是取源於占用剩餘的能力,而非生產的能力,把剩餘納為私有財產再重新投入資本循環創造剩餘或生產,逐漸形成掌握循環的資本階級,其他階級只能在旁邊吃剩餘所餘下的菜渣。當內部循環到了一定的極限之後,要擴大循環圈才能掌握更多動能維持循環,藉由對外奪取而創造更大的循環圈圈與動能。如何對外侵略才有效率呢?占用並坐落其中,接近以至掌控。所以碼頭、海峽,在地理關係上會被帝國主義軍事占領、社會政治結構也會被殖民主義入侵略奪、甚至資本也能占用我們的文化創意之剩餘(把生活文化包裝成商品回賣給我們)。佔用源於外部的強制力量穿透既有秩序,既有秩序無法對抗只能加入臣屬,再一次形成一個統治集團,佔有了汲取剩餘的有利位址

  無論從外面來、裡面來,變成一個社會網絡中的社會生態系統,或者一個奪取式積累的資本循環圈圈,資本都必須要有一個流動的力量,如果剩餘不夠積累那就拿別的(對外或者從其它階級,因而有衝突),藉此維持動態成長以免瓦解。因此,資本積累有幾項特徵:必須資本積累的成長、生產剝削、鬥爭是常態、技術變遷是好的、系統矛盾與不穩定、危機不可避免、若無法處理剩餘就會貶值,所以有矛盾、會衝突、要成長,同時有危機和貶值。因而必須藉由時空移轉(跟未來借用)和空間修補(跟空間借用)來舒緩這些循環圈圈內的衝突與矛盾。跟未來借用的時空移轉,便是利用大型工程計畫,把計畫期程拉長,或者藉由舉債、長期借貸,從未來創造現在的資本積累與剩餘佔用,但終究得償還,若無力償還,那就再跟未來的未來借用;跟空間借用的空間修補,則是所謂的東區升級、西區復興,或者說是把松山機場改變成中央公園與商辦住宅,都是移除/改造/創設,讓資金和人力一直有地方可以群聚(拆房、造房、買房、賣房、用房,大家都有事做),讓資本在空間上不斷重複佔有。

  前三段都一直隱藏著相同的問題,誰在循環內?誰被佔用?誰汲取剩餘?有人賺到錢,必然有人沒賺到,有人從競爭中脫穎而出,必然有人失敗。得利者要穩固他們的社會群體網絡,要鞏固他們所佔有的位址和統治集團,要讓他們可以隨時啟動時空移轉和空間修補,因此形成強大的統治集團(在臺灣,稱呼為黨政商集團或許更實在),矛盾、衝突和鬥爭油然而生。有爽爽的統治集團,自然有不爽的被統治者們(稱不上集團,太過零散的被迫害利益),所以對統治集團而言,當然是要一邊統治、汲取、佔用、奪取,甚至招降、分化、排除或洗腦。這種階級(爽的跟不爽的)衝突,包含了兩個面向:直接衝突與不均地理衝突。首先,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中的直接衝突,是最主要的戰場,利率、薪資、契約、生活水準、勞動條件等等,因干涉過廣,往往外溢到國家甚至國際層次,變成資本主義國家必須處理的內政與外交事務,這便是大家所理解的各種勞資消費糾紛、社會環保運動、國際外交軍事衝突;其次,則是「圍繞著區域體而產生的鬥爭」之不均地理衝突,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行政與集體行動的疆域化、階級聯盟形構、爭取地緣政治優勢等等(套用到本書第三部分的概念,會更好理解),這種衝突直接聚焦於不均地理發展(具有空間感的鬥爭、衝突、矛盾),這些衝突不只是不均地理發展的產物,更是積極的能動者促使整個資本積累循環擴張推進向前。

  到目前為止,我認為有幾項事情可以彙整出來。首先,任何事物都被納入了資本循環當中,包含了勞動、活動、商品、生活、文化、空間、環境和自然等等;其次,資本循環不斷營造空間網絡,反之亦然,空間網絡也不斷改變資本循環;再者,循環與積累所及的差異之處,則引發了衝突、矛盾與鬥爭;最後,如果不作為,就只能被收編、被佔用、或者被汲取。因此,Harvey作後做出的假設則是「資本主義是透過不均地理發展而存活,如果資本主義就是不均地理發展……」。而我認為,面對臺灣當前的黨政商統治集團時,如果不作為就只能坐以待斃,但若要有積極作為,則應該在直接衝突以外,搶得具有優勢位址的空間佔有,反向佔有統治集團操作循環和積累的關鍵運作位址,藉此肢解、拆分統治集團,消滅應該是妄想,分化而讓各種力量運作或許比較務實。

20140501

《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之1〈新自由主義與階級力量的復辟〉

之1〈新自由主義與階級力量的復辟〉

  《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本書包含三個部份,〈新自由主義與階級力量的復辟〉〈不均地理發展筆記〉,以及〈空間是個關鍵詞〉,前兩者為2004年海德堡大學第8屆「赫特納講座」之修訂後講稿,並加上一篇論文。三篇各自完整獨立,也可互做參考,同樣也能與其他相關著作相互探究。本文先就〈新自由主義與階級力量的復辟〉進行論述、讀書想想。

  〈新自由主義與階級力量的復辟〉從時間序列和歷史事件探討新自由主義的轉向以及階級力量的復辟,包含了幾個主題:新自由主義的崛起與轉向、新自由國家的形成與內在、新自由國家的各式成就、新自由主義內部的矛盾與對立,以及新保守主義與其他的反應。

  作者David Harvey從美國入侵伊拉克、協助建立政權開始談論起,並探究20世紀各國的新自由主義角逐歷程與回應。地理大發現、工業革命與帝國主義擴張等,連帶伴隨著資本主義的蔓延,新自由主義隨侍在側,直到1970年代,柴契爾夫人與諾貝爾經濟學獎認證,新自由主義正式走向舞台的中間。

  所以他們主張並做了什麼呢?以自由市場、活絡經濟、促成競爭為名,解除各項管制、減徵稅賦、刪減預算。間接的鞏固壟斷企業與跨國公司的勢力,同時促成上層階級的力量復辟。超大型企業成為統治階級的載體,企業不斷鞏固政治工具。這些經由統治階級組合起來的聯盟,有著共同利益(魚幫水、水幫魚),而他們的敵人則是相對多元的、分散的群體。自然,新自由主義所形塑的統制聯盟穩穩地佔有領導地位,並且從英、美透過跨國企業、金融機構,藉由資金流通與軍事效果,向其他各國「輸出自由」

  Harvey說明了「新自由主義國家的基本使命,是要創造優良的企業環境,要替資本積累塑造最佳條件,不論對就業或社會福利造成的任何後果」。在資本積累導向的使命之下,新自由主義國家試圖1)促進與刺激企業利益(減稅、特許權,甚至用國家經費協助建設)、2)各式資產私有化或解除管制(國營事業的私有化或轉讓)、3)以資本流動和彈性重振利潤率和競爭、4)敵視約束資本積累的社會團結(反工會、反社會運動)、5)撤回社會福利、衛生照護(減少社會安全網的預算)、6)以公私合夥推廣建設(但公部門承擔風險、企業收割利潤)、7)建立強制秩序(以警察權驅離、壓制或監視)、8)減少邊界貿易障礙、9)以國際競爭和全球化來規訓內部反抗(甚至形成新殖民資本主義)、10)不計代價擴展金融機構(用國家權力扶持、保障)、11)形成圍繞著金融化與資產階級的統治集團、12)以精英治理反對民主和代議制度(包含各種不受監督的準政府機構)

  上列十餘項新自由主義國家的特色,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在近期的ECFA、兩岸服貿協議、自由經濟區(4/30改名中華民國策略經濟發展區)、海基會、反社會運動、警察強制驅離、警政署與執政黨監控網路消息、各項勞建軍公保瀕臨破產、以美牛和服貿要脅國民、金融改革銀行合併、聯合開發BOT案等等,幾乎每一項都可以與我們的公共議題對上關係,所以,我們幾乎可以認定,我們是新自由主義國家(認證,蓋章,結案)。但,我認為,除了國家和企業的互動以外,這種所謂公私合夥、圍繞著金融化與資產階級的統治集團以外,我們更應該重視在這金融/統治集團之中穿針引線的強大單一政黨力量。而從實際的現實情況來看,新自由主義宣稱要促進全體人民福祉,但實則強化統治集團力量的復辟,且兩者差距越來越大。

  既然階級差距越來越大(全體福祉vs.統治集團,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為什麼還許多人深信不疑,甚至認為是唯一選擇呢?Harvey認為原因有二:首先,因為有些地方成功了,但這些成功是以其他地方作為代價(這概念很多位學者都有呼應),成功必然發生在某處,但卻模糊了其他地方的新自由主義普遍失敗,新自由主義部分的成功掩蓋了普遍的失敗;其二,從統治集團來看,新自由主義當然是成功的,它創造了穩定獲利的資本積累環境,而且可以不斷反饋穩固統治力量,當然成功(於是很多人被賣了,還幫忙數鈔票),因此新自由主義對於統治集團當然是Z>B。在此部份,我認為文化、教育和大眾傳媒有擔任的推波助瀾與根深蒂固的角色,例如我國的經濟學大多以新古典主義為主要授課內容,例如我國政府從十大建設經驗不斷訴說著擴大建設、擴大內需,例如媒體不斷散佈要競爭要拼才會贏。

  其實,從前兩三段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新自由主義的成就根本不在於生產或創造什麼,而是在重分配,將資產從普羅百姓移轉到統治集團,從落後國家移轉到富裕國家,Harvey稱之為「奪取式積累(Accumulation by dispossession)」。例如,將土地、公共財、勞動力、天然資源、智慧財產權、社會衛生福利甚至社會文化都予以私有化、商品化、金融化,把任何事物都納入交易體系當中,操弄金融危機與債務,形成國家內部與國家之間的資產(和權力)的重分配,一切好處都往統治集團集中

  事業做那麼大,總是會激起一些反彈(如果順民都還醒著的話)。這些經歷新自由主義而興起的國家內部矛盾,包含了:對於個體的關注凌駕於各種對於社會團結的群體關切(私大於公)、以司法判決確保私有財產權勝過社會正義(法律取代政治)、國家撤離社會衛生福利促使NGO進駐(使得社會供應私有化,反成了特洛伊木馬)。這幾項舉動,拆解了反動勢力的整體力量,精英式的NGO控制了他們所界定的利益,守備範圍以外的利益則交給別人解決,使得各種反動力量片段化,各種本應包裹在一起的利害權益關係被新自由主義裂解,進而各個擊破。

  對於此種被裂解的權利關係,Harvey認為,如果我們接受了,就別無選擇,生活在無盡的資本積累與經濟成長,不斷向外擴展。我們應該主張並爭取將現有的衍生權利視為基本權利,將言論、教育、經濟安全、集會結社、社會安全等等衍生權利,轉變成為如同生存的基本權利,並將私有財產和利潤率轉變為衍生權利而非基本權利。Harvey認為這種權利錯置,將促成政治經濟實踐的深遠革命。

  就此,事情有時候沒有那麼美好。如同前面所敘,當前我們的利害權益關係是被裂解而分成各種集團陣營,雖然都是站在統治集團的對立面,但彼此之間未能有效整合,甚至有些訴求和實踐過程是在強化統治集團的利益,使得統治集團不用出手,就能讓警眷跟鄉民們吵起架來,分散各種對立面的反對勢力。

  無論如何,我們應當如何面對新自由主義的統治集團呢?理解,接著改變。先是從傳統的弱勢組織,讓各種反動勢力的運作轉移橫跨整個公民社會光譜,變成公民的整體社會性騷動。藉由挑戰既定秩序,動搖統治階級的穩固。這種反動勢力的騷動,可以遏止統治集團不斷擴張,使穩固勢力稍稍減緩。同時,要主張並爭取一整套的公民權利,包含生命機會、政治結社、善治、直接生產者控制生產、人身不可侵犯與完整性、完全的言論自由、健康的生活環境、公共財產與資源的集體控制、未來世代的公平性,以及內化於我們身為物種之地位的權利。

  對照到當前我們的局勢,確實應該以一整套的權利主張來回應統治集團。當然,在不同的歷史地理脈絡下,各個國家對於民主價值是有不同的想像,因此我們應當建立屬於我們價值主張,並以之為訴求,進而爭取,挑戰統治集團。以集體的、跨反動勢力、橫跨整體公民社會的力量,訴求我們所主張的公民權利與國家價值。 

20140427

《城市的勝利》樂觀的新古典城市想像


   先說作者Edward Glaeser好了。哈佛大學教授,經濟學專業,曼哈頓出生的純正在地白種天龍人,它熱愛城市,認為美好事物就是美食、戲劇和時尚,也認為不要到處亂跑破壞自然環境,所以人們應該往城市居住,痛斥郊區(雖然他本人住在郊區)。本書直白頌讚城市,如原文副標題所言「How Our Greatest Invention Makes Us Richer, Smarter, Greener, Healthier, and Happier」,是的,作者認為城市讓人更富裕、聰明、環保、健康且更幸福,他也極力推崇他所居住的曼哈頓。本書的寫作方式,比較像是針對某個概念、地區,想到哪邊就寫到哪邊的報章投稿,淺顯易懂,很適合睡前或大便的時候閱讀。但是,作者畢竟是經濟專業人士,對於城市提出的概念藥方,不免有點相互矛盾或者不明所以,但還是算有可讀性。

  先引述一些書中的句子:「公共政策應該幫助窮人,而非窮地方」、「衰退城市的特點在於它們擁有過多住房與基礎建設」、「城市戰勝了犯罪與疾病,使城市得以繁榮成一個愉悅而具有生產力的地方」、「創新群聚……專利有一項明顯趨勢,就是專利總是引用與自己地理相近的其他專利」、「效率改善造成消費增加而非減少」、「鐵鏽地帶……製造業城市之所以衰頹,是因為它們拋棄了城市生活最具活力的特徵……它們應該學習大城市的優點:競爭、連結與人力資本」、「美國開國元勳表示,只有當人民和貨物能在美國內陸輕易流通,美國才能真正凝聚成一個國家」、「成功的城市必須建設以滿足增加的空間需求,但不表示建設就能創造成功」、「國家政策應該讓每個人更富裕、更有力量,而不是催促人們往某個特定地點移動」、「柏拉圖表示,任何城市就算再怎麼小,還是會一分為二,一處是窮人的,一處是富人的」、「城市充滿窮人,不是因為城市使人窮困,而是城市吸引窮人前來」、「巴黎……幾乎出自歐斯曼之手……現代巴黎保留歐斯曼時代的建築風格,使得原本人人負擔得起的巴黎變成只有富人才能享受的精品城市」、「許多偉大藝術家在巴黎度過他們貧困的發展時期,但今日的窮藝術家有辦法在巴黎市中心生存嗎?如果城市的歷史成為絆腳石,擇城市將失去自身最大的資產:建設與擴展的能力」、「限制發展將使包護地區變得昂貴,也使土地集中於某些階級」、「絕大多數反對新開發案的人都自認是英雄,而非惡棍。然而,許多的獨立決定加總起來將阻礙整體建設」「貧窮意味著死亡,而限制城市成長將造成更多貧窮」、「以三項簡單原則來取代各種限制建築的法規:以簡單來收費取代冗長而不確定的批准過程、歷史地標的保存應該有所限制和明確界定、個別的鄰里社區應該要有清楚權力來維護自身的特殊性」、「政府的工作是允許民眾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由民眾自行負擔選擇的代價」、「三項反城市的公共政策:高速公路、房貸利息抵扣和城市就學問題」、「搬到市郊不僅對鄉間毫無好處,反而破壞了環境」、「認為全球暖化具有真實危險性的人,應該把稠密的城市生活列為解決方案」、「成功的城市,不能沒有人力資本」、「城市必須建設才能成中,但不表示任何地方都能成為紐約或上海」。

  作者會有一些有趣的自打嘴巴例子,讓人搞不太清楚作者的立場到底為何,或者是選擇性忽略。例如,作者認為大城市可以吸引單身男女居住,讓他們可以更容易找到另一半,但他好像不想解釋為什麼城市的適婚年齡單身者比較多。又或是作者認為住在郊區對環境不好,但他本人住在郊區……然後怪罪太方便的三項反城市公共政策。

  諸如此類的小矛盾,其實就社會學角度而言,會是很奇怪而複雜的因果關係,單身所以到城市?到了城市只好單身?因為衰退所以蓋房子?因為蓋房子而衰退?因為城市美好而到城市居住?到城市居住的人讓城市變美好?珍雅各認為過高的居住密度會讓城市死氣沉沉,作者葛雷瑟則認為高層建築若有充足活動則不會死氣沉沉(但前提是要有充足活動)。又會是面對使用分區管制,一方面希望用錢解決事情、不要有太多管制和保存指定,一方面又希望在地社區可以被賦權保護自己的社區。只好用作者所引用的話,來對於這些矛盾作寬恕性的解釋「失敗的城市都很類似,成功的例子卻很獨特」,因此很多莫名其妙的情況,不必然造就成功、但可能致使失敗。

  對於這些城市的看法和矛盾,我偶爾也會感覺困惑。例如,對於限制發展密度、保護城市資產(歷史、文化、樹群)等等各種變向限制城市增加人口容受的限制政策,是否真能保護城市和市民?或者反過人促成房價高漲、維護了資產階級的既得利益呢?當然我們也能說,就不要讓人往城市集中呀,但亦如作者所言,有太多理由讓人往城市集中,不完全是城市讓人貧困,而是各種人都想往城市集中。所以,或許應該呼應作者在最末章的呼籲「城市不需要施捨,它們只需要一個公平競爭的空間」,面對台北房價飆漲的現象,或許不用太過於聚焦台北,而是應該把公共政策和資源,有效而公平的分配到其他城市,讓城市不只有一個,讓大家集中的對象不會只是台北。但作者又反對資助人口衰退的城市,這又顯得矛盾,不讓一個城市獲得公平的公共政策,不讓一個城市增加基礎建設,又要怎麼讓該城市與其他城市競爭,怎樣讓城市們可以成長,而非往少數城市集中呢?

  一樣對應到台灣的情況,面對災後的城市,作者認為,應該幫助受苦的民眾,但不應該花大錢重建受災的城市。因此,面對容易受到災害侵襲的地方,或許我們應該預防,但當真遇到之後,或許不用花太多資源在重建硬體,而應該花資源在受災的民眾。不過,這又牽涉到另外一種矛盾,即是離開現居地便失去生存能力的族群,以及斷了社會網絡則失去群體意義的族群,我們不應該只是花資源幫助他們,更應該考量如何去維持其個體-族群-地方間,三者彼此共構依賴的生存能力。

  在最末章,作者重申他的立場「城市大幅擴展了人類的力量」,在城市之中才有相互學習的機會,城市的生產可以豐富全世界。對於國家力量介入城市發展,作者認為「城市不需要施捨,它們只需要一個公平競爭的空間」,同樣的面對城市內部的貧困意圖,作者認為「城市吸引窮人,因為城市可以讓窮人謀生……窮人是每個公民的責摁,不應該由剛好與窮人住在同一個行政區的居民來負責,社會服務應該由國家層級來資助」這樣可以避免中產階級選擇離開城市而造成城市與財稅的中空。最後的最後,作者認為「密度帶來益處,也產生成本,這些成本都值得承受。」

  本書反映了作者帶有新古典經濟學及樂觀主義的立場,總之,作者大力讚賞城市的美好,我們應該大力擁抱、面對城市的發展。其實,未嘗不可,但就是一些觀點,應該認識,不用全盤接受,並且應該有更多元的關懷視框。

20140420

《見樹又見林》在樹與林中的我與我們

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

  在4月19日路過(真的那種路過)台中茉莉書房,又轉進去把這本十多年前的小書看完了,因為已經看過一次,這次屬於複習性質,花了兩三個小時,依舊雋永,有更深刻的體驗。

  這本書的開頭寫得非常精彩,難怪成令方老師一看就愛上,書的第一段寫道:「我是個學以致用的社會學家。這本書要談的是,社會學是什麼,我如何學以致用,將社會學學以致用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值得這麼做。這本書想要呈現,社會學如何滲入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層面:從早報的頭條新聞,個人成長的經驗,到世界上種種的迫害蹂躪。不論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是簡單的事,還是複雜得超乎我們想像的事,社會學都有所牽扯。」

   太精采了。什麼是社會學?怎樣能稱為社會學家?如何是學以致用的社會學家?如何學以致用?為何任何事情都有所牽連?如何理解這些牽連呢?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該如何先定義一個學科範疇?以最近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而言,它是屬於國際貿易系的守備範圍嗎?或是國際關係(外交)學系的範疇嗎?(疑,國際嗎?)又或是經濟系的研究領務呢?或者是服務科學所劃設的論述田野呢?難道就無關於社會系嗎?空間領域就不能介入嗎?電機系的人是不是也有話要說?法律系就不能從中置喙嗎?是的,都可以,萬事萬物都在大家的守備範圍,只是必然有屬於那個學科的視框、觀點和理解方式,因此,作者( Allan G. Johnson)便是要探討什麼是社會學這件事情。(我們也應該思考,什麼是經濟學、政治學、地政學、建築學和都市計畫學這件事情,如何理解,接著怎麼實踐?)

  作者表示如果什麼都是社會學,那就什麼都不是社會學了,作者花了相當的篇幅在論證社會學這件事情。(有機會一定要去看,尤其是本書的第一章。)撇開作者說了什麼,我認為社會學是在探討個人們在一起的各種特別的相互關係,包含了人跟人的關係、人跟關係的關聯、關係與關係之間的關聯。(再聲明一次,這是我認為,Allan 說了什麼,請自己去看書。)這三層的關係,牽涉了我及我們如何參與在社會當中,不同的關係和產生關係的方式則影響我如何理解這些關係。1)以人與人的關係而言,因為我們是多元、差異及多樣態的獨立個體,本質上必然不同,不同人與人的組合必然有不同的互動和關係產生,這是作為人的本質差異所帶來的關係變化;2)而人與關係的關聯,則是人與人的關係產生之後,再回過頭來影響我們,形塑個人的價值觀,進而影響我們如何選擇、行動及判斷,同時,我們的選擇、行動及判斷也會再進一步改變這些關係的樣態;3)關係與關係的關聯,則是多層次的複合關係組合,是整體的一個持續過程,而個人、我們、人們的關係,就在這當中運作著,我們都有了關係,各種關係彼此影響著。因此關係是一個複合體,不是非A則B的關係選擇,不必然只能有一種關係,而是多種關係的交互張力過程,因此社會學就得檢視我們在社會體系當中、生活當中及互動過程中的關係,以及參與其中的方式。(這是我對於作者的關係概念的概略性回憶。)

  好,舉例來說,兩人在一起,他們的生理本質是被醫學和人類學賦予分類的,他們會互助合作,可能因著生理差異而有不同的分工和互利方式,這是他們原生的關係。但假若他們是母子、夫妻、父女、姊妹或兄弟則會有另外的關係產生,這些額外的關係是社會給於他們,而他們被賦予在某個關係的某個位址當中,同樣的他們離開彼此之後,可能會是上司、可能會是家管、可能會是總統、又可能會是學生,也因此他們有了另外一個關係位址,也面對了另外的關係網絡,而這些關係跟關係之間偶爾是會衝突的。作為一個家長,它可能希望自己的小孩念好學校、可以選擇好的教師和班級,但若作為一個校長或教育部長,它則可能希望孩子們能夠在多元的環境中成長,而不是窩居在富官貧窮二代的小團體中,這時它的關係間的關係就會打架,影響它的選擇、行動及判斷,無論它最後的決定是什麼,必然反饋回它所處的各種關係以及關係間的關聯。

  以上是本書第一章的心得,很精彩,但還是得對這本書做出一些討論。1)首先,在本書中,都是指涉「關係」,但這種關係應該是有更多元的樣態,而且是浮動的、是脈絡而定的,雖然很不想直接借用,但大概就是絕對性的關係、相對性的關係和關聯性的關係,而且前幾段三層關係也是我個人的讀書心得,書中並沒有這樣的分類,因此將各種關係都視為關係是本書的原初說法,而我並不甚認同,因為關係是有層次、有型變的。2)再來,說到形變,本書第一章講到快結束之時,才蹦出了一句「持續參與其中的過程」,終於把時間性加進來了,帶出了關係的型變和持續改變、持續參與的變化過程,但還是沒有講到不斷累積關係、不斷散溢關係的這種樣態。例如同一地的一群人,關係不斷積累,可能就會形成潛規則、道德風俗文化等,這些關係的型成是經由歷史而彼此創造、相互給予的,因此應加入時間性的討論。3)完全無視於社即是空、空即是社的討論,無論是Jared Diamond、Daivid Harvey、Henri Lefebvre、Pierre Bourdieu或是Michel Foucault都會帶入這樣的空間性,如阿弘所言「空間與社會應該是難以分離的思考範疇與實踐場域。不過,在既有學科分劃下,進入建制已超過一個半世紀的社會學,卻未直接以空間為探究對象,嚴肅考慮社會事象的空間向度。」簡單說,人會影響社會、影響空間,社會會影響人、影響空間,而空間會影響社會、影響人,一種多P相互影響改變型態,而這種改變的流竄則可理解時間性。於是,人/社會/空間/時間,就在當中不斷相互、被影響著。

  回到本書的最後一章,作者提出了四個問題並嘗試回答,其中兩個問題我很喜歡「為什麼會有貧窮?」、「我們到底是誰?」,這兩個問題也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有空也來想想,在此說說作者的說法。

  為什麼會有貧窮?作者認為,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先搞清楚問題,搞清楚才有辦法解決。貧窮不是獨立存在的,它是體系、制度、關係後果,而這種後果的來源則是資本主義所提倡的效率、替代,以致於有些人若在之外,就窮了。白癡的解決方法有兩種,1)就不要怕競爭呀,就贏過別人就好了。賺比別人多的錢、在商場上把別人擊垮,這種競爭概念,只是換一個人窮,貧窮依舊存在,問題沒有解決的;2)則是補貼或補助,讓窮人沒那麼窮、沒那麼痛苦,但本質上還是窮,它還是在窮的社會關係階層中(或者像某些國家,把貧困陷下修、調整失業率計算方式,貧窮和失業就消失了,MAGIC~)。因此,窮,是社會問題,不能用競爭邏輯、用個人邏輯來思考。要重新檢視人和體系的關係,而這個體系正是資本主義(或是現在所說的新自由主義),要對抗,對抗不了至少要想辦法修正。

  我們到底是誰?這也是個大哉問。作者認為,部分的我是被賦予的。我們存在於這個社會當中,自動被歸於某種社會類屬,因此有些我們所具備的意義、關係,是被歸類、被賦予的,而我們依循這樣類屬關係,則會自然找到相似的人、相似的生活圈(所以富二代、官三代和創業第一代會自然聚在一起,會相互依存繁衍生命鞏固彼此,是相當合理的),因此我們是誰?如何互動?是受社會影響的,(且受空間、時間和其他人影響),沒有人能獨立之外。

  最後的最後一頁,作者認為,社會學的理解或實踐,有各種不同面向,並鼓勵眾人們,不要成為問題的一部分,要成為解答的一部分。因此我認為,對應前面兩個問題,「為什麼會有貧窮?」、「我們到底是誰?」,我們若沒有足夠的理解和實踐也無妨,僅求認識自己、讓自己免於貧窮也可以,但我們不要創造問題,不應該讓別人變窮、不應該讓別人迷思自己,更不應該鞏固那個會讓人變窮的制度結構,也不應該不自知的去強化那個會讓人變窮、變不自主的霸權階級。不行動,至少也別拖行動者的後腿。


20140419

關於石虎和牠的歡樂夥伴們的劇情

  1. 人們需要情節來協助劇情想像,若沒有明確的角色則難以運作情節的理解,因此石虎成為一個很清晰的角色,比所謂的樹群、大自然還要清晰,亦如當年的白海豚,使得我們容易理解:啊,這是個關於被壓迫的劇情。

  2. 剛好可以把大意識拉回小地方,將整體地球環境的道德層次保育理念,經由石虎,瞬間轉譯到小地方的在地關懷,相對於圓仔,剛好石虎夠台,亦如白海豚也很台,台台的很好。若是可以再拉出一個泰雅族名和歷史文化情節,就更台更完美了。

  3. 石虎夠可愛,在萌的領域之中,人人都可以被萌到、人人內心中的母愛都可以被激發出來,而外來物種的團團圓圓正可說明正一點,許多人被萌到。被萌之餘,會有部分會間接覺醒,進而有所行動。有些人被萌到後,仍舊停留在對單一對象的萌戀,如何移轉到更廣泛的意識,或許是需要被催眠、被覺醒吧。就算不行動也沒關係,當個被萌到的觀眾,專心並關心萌的來源,也是一種參與。

  4. 跟白海豚會轉彎一樣,石虎一樣可以揭露一些無知者的本質,例如石虎會過馬路、會閃柱子。這種層次很低的愚蠢,老嫗能解,大家都能發掘,因此無知者所贊成的方案,自然會被合理地質疑。

  5. 我們需要角色、情節和劇情,來理解這些有的沒的事情,所以有人被妖魔化、被小丑化或被神格化,都是可理解的。但,這些角色只是協助我們訴說情節,重點還是整體的劇情走向,以及我們要從何處干預、希望展現怎樣的結局,不要再當局外人了。

  6. 因此,除了石虎以外,龍燈有明確的敵人,所以問題也不大;內湖開發案的敵人裝載著聖盾和聖光,問題很大;苑裡風車案的敵人也還算明確,但沒有明確的角色運作,略顯失色;都更條例則是敵我角色不明,因此整個渾沌,外人難以介入;南鐵案的敵人有點模糊,一個潛行、一個聖盾,很講出一個劇情;核四本來也不明確,但近幾天在野黨賦予了情節、林義雄成為了角色,劇情將要展開了。

石虎和牠的歡樂夥伴

藉由角色來理解劇情

  再以都更修法和服貿爭議來作個簡單說明。

  都更修法議題,沒有辦法涉及明確的受害對象,也沒有辦法可以明確指涉哪些人因而免於受害,所以找不到角色,讓一般人無法理解情節,進而去建構一個美麗的故事。

  服貿原先也是如此,連經濟部都承認,無法有效確認誰是獲益廠商而誰又是受害產業,因此缺乏明確的利害關係對象,一般人是無法進入情節當中的。直到張慶忠跳出來當第一個明確的角色,接二連三相對於他的其他角色陸續竄出,眾人才能藉由理解角色來理解情節,進而開始架構劇情故事,只是有些人的劇情架構很詭異。

  服貿的劇情相當龐大,因而帶出了許多續集或者番外篇,因而洪崇晏、蔡丁貴、鄭南榕、大橋頭阿嬤和楊逵等人的故事也被串了出來,而把其他許多運動和訴求都加在這大結構的故事當中,使得對此故事有興趣的人,能進一步閱讀其他劇情。甚至開始往回探討四六事件、美麗島事件和野百合學運。

  感謝張慶忠,活靈活現。

2014年KMT台北市長黨內初選

  如果是丁守中 vs. 蔡正元對決的話,應該就是拼命的刀刀見骨,畢竟兩人相當熟識,無論是在連戰主席任內的黨職,或者近幾任的立委,彼此應該都握有對方諸多把柄,雙方也並不覺得弱於對方,戰到濺血並不意外。

  但加入連勝文之後,情況就很微妙了。丁蔡二人都自認、被認為是連戰人馬,連勝文投入選戰之後,竟然演變成丁 vs. 連+蔡。硬要說的話,丁跟連戰的關係應該是更好更緊密,怎麼便成是蔡跟連站在一起呢?若是正向理解的話,或許可解釋為丁已經想選想了超過十年了,但前次讓給郝龍斌(來自軍系和新黨的壓力),前前次則是讓給馬英九,已經六十歲了,讓不下去,所以挺身而出;蔡呢?或許他覺得連很有魅力很有能耐,藉此宣示持續站在連家這一方,連的八年市長任內,甚至十年後的總統之路,蔡則會被重要,讓自己仍舊有價值。也許吧。

  另外,北市黨部的立場也很詭譎。馬屬意的人選從來就不是連丁蔡等人,但相對於連勝文這個明確的敵人,丁就顯得可親許多但丁也常常撇清自己跟當前黨政高層的關係;連的背後根本就是連戰、郝龍斌等非馬集團,中央政務官、市政團隊都加入連這邊,挾戰艦要攻破丁守中。

  這點就很奇怪了,丁守中是有什麼樣的問題,讓這些前政務官們不願加入呢?又或是連勝文真的有神奇的吸引力,或是人脈、誘因,願意讓這些前政務官們加入初選政見團隊呢?

  初選應該會相當糾結,丁沒有太多爭議也沒什麼話題,所以應該許多人稱不上喜歡或不喜歡;連有諸多爭議、很有話題,很多人不喜歡或喜歡,結果民調戰起來五五波。今天黨內初選,丁有軍系背景,連有郝的加持,黃復興黨部會支持誰也看不出個所以然。或許晚上才會明朗吧,但刀刀見骨是已經發生的事情了。

  最後,丁雖然已六十歲,但(目前)思想並未僵固,假若出線,或許會是柯文哲的勁敵,選上了對台北市好像也沒什麼不好,而且應該不會太過妄想十年後的總統之路;連很年輕,什麼都不會代表什麼都有機會,在施政上應該也不會太糟糕,畢竟北市的文官體系和連的市政顧問團都很堅強,但對國民黨是好是壞則是未知數,畢竟對手若是柯,柯可以在旁邊科科科即可,由莊瑞雄、王世堅等人擔任打手把陳年老案翻出來,面積大,可攻擊的點也比較多,如何轉變態勢和權貴形象仍是連的考驗。

  最後的最後,柯只能繼續科科科,希望他能用寫文章代替受訪,不然沒人聽得懂他在說什麼;至於蔡正元,祝福他,希望他的ENTER可以修好,也希望他快告翻段宜康。

20140413

支持方仰寧的矛盾 vs. 反對洪崇晏的路過?


  先說說方仰寧分局長好,許多人挺他,支持率突破全國人數的9%,功高震主。表達支持是OK的,但目前不解的是支持理由為何?是因為方表示「若真的有錯,絕對接受司法調查,我無所畏懼,若有錯,願意辭職」,因為他無所畏懼、接受調查、願意辭職嗎?好的,這算是一個理由,那我們就假設支持他是條漢子。

  那麼,他作了哪些事情應該接受調查的事呢?主要有幾點,首先是凌晨先承諾不會驅離結果天亮就驅離,這跟六三三不一樣(王聖人表示競選承諾不一定要兌現。),當他是公務員並以公務員職權對外發言的時候就產生了效力,瞬間就違反效力,似乎不是太好。好吧,若說這是警察的戰略需求,好像勉強可當理由,反正當官的講話不能盡信是一種普遍常識;再說第二點,方仰寧在被質詢時對高嘉瑜說,往日後公投盟再申請集會遊行,他絕不會同意,違憲他會負責,集會遊行法沒有授權分局進行永久性拒絕的處分,這是一錯,二錯是他對議員表示違憲他會負責,他要負什麼責?既知有違憲之疑慮而不重新考量而執意為之。所以,到目前為止,會認為方沒有任何錯誤行徑嗎?

  所以,網友發起的「無限期支持方仰寧、支持警察」本身就有多重矛盾了。無限期支持就是一種造神盲目,正常的支持應該是有條件、有時效的,好吧,可能是要展現媽祖和上帝的大愛;再來,選擇支持方仰寧也沒問題,問題是支持方仰寧的哪一點?支持他言而無信?支持他違法進行永久性處分?支持他甘冒違憲之風險,或者支持他面對群眾表示願意接受調查?三者,支持警察與支持方仰寧更是衝突中的衝突,警察權力源於法律始於憲法,但正是因為有他的言行,所以造成該分局必須做出違法之行政處分(有蓋章的通通都算),正因為他所以警察們可能必須執行違憲違法之事,在此湧現各種矛盾與衝突。因此,建議該粉絲團名稱改為「有條件有效期支持方仰寧勇於面對群眾接受調查並支持警察依法行政但不支持警察違法違憲行使公權力」,唉呀,好像太長了,但把話說長一點、說清楚一點,可能會比較好,我們來看洪崇晏。

  洪崇晏作了什麼違法亂紀的事情?嗯……不知道沒關係,我幫你整理:涉嫌聚眾包圍官署、涉嫌破壞公物、涉嫌妨礙公務執行、涉嫌恐嚇暗殺分局長。應該就這些吧?我列出來的應該已經比那些反洪崇晏的人還多了。逐項來說,他有聚眾嗎?沒有。他不是發起人、不是揪團人,只是其中熱血鄉民,我們要譴責的方向應該是他莫名其妙生出麥克風、莫名妙疑似有M傾向要來坦(很多人想被虐)、不是農民又想來收割(也沒割成);其二,他有破壞公物嗎?沒有;其三,他有涉嫌妨礙公務嗎?沒有。這誤會更大了,他在現場協助秩序,還幫忙CUE分局長讓方講話,他還要求鄉民冷靜,最後還引導大家去立法院,他根本是暴民的敵人、根本應該發個警友狀給他,協助執行公務耶!第四,他恐嚇要暗殺分局長?誤會一場。洪表示:「如果後來蔡教授拿回路權的話,你就要道歉下台,如果沒有的話,你真的要很小心了,你會害馬政府滅亡,你會害你自己被暗殺」,這點就是他的錯誤了,因為他要引喻東德的秘密警察在柏林圍牆倒塌以後被清算的遭遇為鑑,但現場根本沒人有空聽他講,恐怕也沒幾個警察知道這段「警察作為國家機器之末端,執行不正確公權力之後遭到整肅的小故事」,所以洪錯在想長篇大論賣弄知識卻又說的不清不楚。整體而言,他沒有違法,而且是在協助執行公務但失敗,想順便講點小故事但失敗,疑?他沒有違法?不是違反集會遊行法嗎!?

  接著來說說路過與集會遊行法。大家來看到這邊應該有點累了,直接進入正題。首先,包圍警察局根本不適用集會遊行法,因為白狼站在小發財上面、找了一堆人、經過立法院、駐留三四小時並發表演說,中正一分局的行政裁量認為只是路過不是集會遊行,因此一堆人沒有小發財、沒有公開演說、沒有發五百元、沒有單一組織、沒有主揪人,怎麼是集會遊行呢?就是路過(蓋章);第二,有人表示,既然方仰寧做出不適宜的行政處分、可能有違憲之疑慮,為什麼不走體制內的手段呢?拜託,體制內的手段超多種,包含行政救濟、大法官解釋、1999電話申訴、找議員和警局陳情,甚至集會遊行和路過,都是體制內手段,要選擇何種救濟手段是民眾的選擇,為何非得逼他去信用卡繳費不能臨櫃繳費或是ATM劃撥?第三,可是他們聚眾進行不合法的舉動,拜託,天呀,都什麼年代了?依法申請的集會遊行當然合法,不須依法申請的路過當然也合法,什麼時候依法和合法的東西是體制外的行動了?再說,如果有人亂丟垃圾、亂塗鴉,自然可以去找環保局檢局,有人打罵叫囂攻擊也有其他法來處理,違法行徑有其他專法,在此無涉及集會遊行法。所以,集會遊行和路過沒有體制內外的問題,是可以依法報備、緊急臨時行動(釋字718)、完全合法路過。

  最後說結論(每次都要條列結論,避免有人懶得看),由後往回說:
零、這件事情跟大腸花、太陽花無關,也不是學運,整起事件就是分局長 vs. 集會遊行法。
一、集會遊行可以事前報備、臨時行動,也可以先上街後補票。
二、路過完全合法,但不合法的侵權行徑還是需要依其他相關法令究責。
三、人民面對政府的不正當處分,可以有多種救濟管道,陳情、救濟、釋憲、檢舉、遊行和路過都可以,沒有先後適用順序,也同時服用。
四、洪崇晏沒有揪眾、沒有破壞侵權,但涉嫌收割、當虐、當坦,甚至協助執行公務群眾還不鳥他,還想講寓言故事給警察們聽,但台詞太長沒有講完。重點放在他身上,根本就錯了,他完全不是重點!
五、重點是方仰寧分局長。但分局長疑似違法違憲,支持方仰寧跟支持警察是顯然衝突之事,而且更無涉警察辛苦可憐,有疑似違法違憲的長官才辛苦吧。
六、有鑑於此,我還是不懂反對路過派的具體論點,我也不懂支持方仰寧派的主要論點。懇請賜見。


20140412

大腸花論壇之為什麼不給幹?


  幹聲連連,有問題嗎?

  「我真不懂這些孩子」、「這些人真沒水準」、「這樣是要怎麼討論?」、「真是教壞囡仔大小」、「粗俗低級」。

  會有這樣疑問句的人不少,也很合理,但他們並沒有搞清楚狀況。大腸花論壇的重點,根本不是要討論、爭論或者要表達什麼,根本沒這麼多意圖。太多人混淆了「手段和目的」,大腸花論壇的目的就是要發洩,手段也是要發洩,過程就是目的、就是手段,自然幹聲連連。這也有點像是群體活動之後的真心話時間,只是更百無禁忌,罵完了、情緒宣洩了,便回家洗洗睡,天亮後繼續勇敢面對人生。因此,重點是發洩,以及明天繼續勇敢,不是討論。

  這點就是「大人們」不能理解的真性情了。

  大家都知道,蘇謝情結、馬王情結等等,其實這些運動的參與者彼此也有諸多情結,在很多決策行動上早就互看不滿,但他們卻能在諸多情結下,共同面對外敵、形成集體。結束之後,打一架、哭一場、醉一晚、睡一覺、罵一番,醒來繼續勇敢面對人生,這未嘗不是一種更文明的集體社群表現,因為無話不說、無話不可說,反倒讓一些無謂的情節可以快速消弭。心理諮商師可能都沒這麼神,可以同時舒緩一堆人的情緒壓力。

  都我們知道這樣的發洩過程與目的之後,或許我們可以先來檢討一下,為什麼就是幹聲連連呢?我認為,這是因為眾人生活在溫良恭儉浪的潔癖社會當中,導致罵人也不知道怎麼罵形成語彙匱乏,除了幹以外,快要不知道如何罵人、如何以言詞發洩情緒,所以才會變成有點乏味的語彙表現。但同時,我們也應該反省,為何情緒發洩的詞語會被低俗化、妖魔化?可以王八蛋、FUCK YOU、𨳒你老母,就是不能幹你娘?

  這是被布爾喬雅高級天龍人潔癖所打壓的情緒用語,於是他們會溫文儒雅的表示:「為什麼要抒發情緒必須透過那些語彙?(笑)」

  好累唷,為什麼我們不反過來問:「為什麼不能透過那些語彙來抒發情緒?」,我們也來思考一下「為什麼使用這些語彙就是低俗就應該被鄙視?」這就是潔癖呀!這就是打壓呀!(當然,如果我們在討論正經事情時候,幹聲連連,似乎不是一種有效的討論方式,因此我們應該避免在討論時使用無意義的語彙。)難道我們真的非得理性抒發,並且對事不對人、出口成章、搖筆為文、敘事有理。省省吧,乾脆來發個公文主旨寫上:「台端近日之言行舉止與社會善良風俗迥然不謀,本人深感不悅、震怒萬分,請 查照。」記得用印唷。

  就是因為你們不懂、因為我們也不懂、因為他們也不懂。正是因為事情複雜到,就是有莫名的「啊雜」時(且大多源自於那些道貌岸然的人皮妖孽),因為無法三言兩語解決,我們還要在那邊起承轉合一二三四五嗎?所以,若能幹一聲,就能獲得觀眾而且觀眾支持,只要幹聲連連就能獲得快速宣洩,或許就把它當成是一種自我療癒過程,重點是宣洩以及宣洩所帶來的自我療癒,未嘗不可?

  話說回來,要幹的神乎其技、萬眾歸心,也不是那麼容易,也是有人可以幹的很溫文儒雅、幽默風趣、女性主義、學術意義。例如,台大社會系的范雲老師表示:「只有女人可以喊『幹恁娘』(群眾大歡呼),『幹恁娘』有兩個意義。第一個,對同志致敬,同志團體有上來講了,那裡面連掛彩虹旗都不行,裡面也有很多同志大家都知道……;第二個,跨世代的戀情是值得鼓勵的(群眾大歡呼)。所以,只有女生可以喊幹恁娘,男生你給我喊幹恁爸!(群眾大歡呼)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你就不要跟我說你是進步青年,不要跟我說台灣要進步,我們也不會說台灣的青年有希望了!
  
  再用蔡依澄醫師的話來作一個小結論:「放大視野來看,這就是一整個台灣年輕世代,能量被壓制的縮影,想想那些沒有資源只好靠創意的創業者,想想那些約聘卻作得比正職更好的年輕人,想想那些一個國科會計畫都拿不到,但卻著作等身的研究人才。這是一群花一樣的年輕靈魂,生長在大腸般的環境裡。

  最後的最後,幫大家劃重點:
一、「幹」是手段也是目的,重點是宣洩。
二、為什麼「幹」變成低俗的話語,是誰讓你這樣認為的?
三、「幹」聲連連,若能集體自我療癒,何樂不為?洗洗睡,明日繼續勇敢。
四、這世界太令人「啊雜」了,大多源自於那些道貌岸然的人皮妖孽,他們不檢討,反到來檢討真性情的人?
五、要「幹」得好也不是太容易,回家請多多練習。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局關心您。


看人家路過中正一分局

看人家路過的感想。

1. 集會遊行法所管轄的集會遊行,到底跟一堆人擋在政大麥側(或台大後門)的行徑有什麼不一樣?或者跟社團邊走邊喊口號有什麼不一樣(社團也是會走到校外唷)?一群人、集體、有訴求、有目的,嗯……路過 vs. 集會遊行 vs, 學生吃飯社團宣傳,好,我先承認我錯了,當我把這幾件事情擺在一起的時候,我就先預設了集會遊行跟吃喝宣傳路過不同,我就預設了集會遊行是特殊事件,而不是人民基本權利。好,我不該擺在一起討論的。

2. 方局長一直要群眾的頭人出來講,非召集人的也是路過的洪崇晏就出來跟他講,後來黃越綏也出來當中人,方局長也希望糾察能協助秩序,這都錯了,錯很大,因為這跟立法院事件是分開的,這不是太陽花不是黑衫軍,這不是某種團體(但可看成是某種集體),所以尚未形成糾察、總指揮,雖然聽說補給線已經到了。

3. 沒有領五百元,所以不計工時,沒有下班時間。完全無關於團體、顏色,只有各種不同角度的訴求,所以共識是在當場逐漸凝聚的,只要有人跟著你喊共識就會形成,但喊的太誇張也是沒啥人理。洪崇晏和黃越綏後來也沒啥人理,畢竟並非有單一的號召者,沒有一致的共識(訴求、進出場時機、行動方針等,皆無)。

4. 這應該是所謂出關播種的第一場行動。許多人開始理解警方的行動思維邏輯,也開始理解媒體的作為製造業的天職,所以資料來源行動邏輯完全是集體成形,而非團體號召,這種群眾比團體更可怕,因為被抗議者找不到人來摸頭,被抗議者也不知道應該從哪一個人下手,所以一開始抓了一位原青進入警局(還攻擊此女孩),就犯下大錯了,沒有頭的群眾是無法輕易安撫的,也因為沒有頭而是當場集體共識決,很多時候是無法判斷群眾行徑的。

5. 大家已經副本出習慣了,到了現場誰走上路、誰坦誰補誰攻誰受瞬間型成,如果馬政府沒有認真面對群眾,無論拐騙摸頭妥協視好分化握手,若無正面處理,這類的事情只會越來越多。

6. 除了依法行政、各種救濟管道之外,示威集會遊行也是表達人民意見的手段,兩者不衝突,沒有誰合法、誰非法的問題。

7. 為什麼塗鴉要清掉?為什麼集會遊行應該是被給予的?

8. 下次或許可以路過警政署,訴求是「支持警察籌組工會」,不然警察做為國家機器的棋子,只要政府執迷不悟,人民不信任政府,這些事情仍會發生。

20140410

《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成長以外的未來選項


  在台中茉莉書局花了兩三個小時讀完這本書,稍微寫點心得。

  翻開書破題「如果必須靠破壞明天的富足來換取,今天的富足將毫無意義」。因此,在經濟成長之餘,要考量的是負責,對明日未來的負責,或許可以說是永續成長、可持續性成長的另外一種說法。

  前幾章就先挑戰GDP的概念,例如GDP無法反映社會狀態、生活需求、貧富不均等議題,也無法反映環境容受和資源極限等。因此,除了經濟成長與GDP成長以外,還有很多問題是需要我們去面對的,例如社會、環境,而本書作者較為著重環境。

  作者也多次提到,經濟成長許多是藉由各種不同的債來推動的,換句話說就是藉由預支明天來創造今日的富足,而種種跡象顯示,明日不遠了。因此,對於富足的概念,應該剖開來分析,包含物質的豐足、效用的滿足,以及「過好日子的能力」,而重點應該著重在過好日子的能力。

  書中有提到一些可能的方法,例如改變經濟活動的重心進行產業部門的移轉,例如從一二級產業轉化到第三級產業,如此雖然零成長,但內部資本流動,也不會造成失業或衰退。但在這提案的同時,作者也提到了許多因為成長或者停滯甚或是衰退之餘,應該要面對的「社會衰退」。

  社會衰退在左派或右派會有不同的概念,例如公共財的私有化、社會商品不均、政府過度干預社會等等,無論如何,都應該重新建立豐愉的社會關係,藉由參與來重新建立契約。這裡的概念,套用到我所學的學知範疇的話,應該就是要藉由參與來形成集體意識,藉由有意義的參與來避免關係的異化,重新確認自己與社會的關係(重新訂立社會契約)。

  本書還有一個章節提到,經濟過度自由的一個影響,就是政府失去了意義,社會契約也失效了,人民無論在政治和社會過程當中都成為局外來,連帶在經濟過程當中也成為了一種資本而不是人。這樣的觀點,我認為還是跟異化的概念相雷同,總之就是在追求成長的過程當中,無論是政治經濟社會等層面,人都很容易跟關係網絡斷絕關係鏈結,因而失去意義。

  最後,作者提出的警語和方向有很多,我覺得意義不大……畢竟還是囚禁在資本主義的成長迷思當中。主要的訴求是:訂立界線、修正經濟模型,以及改變社會邏輯。好了,這些訴求不如說是一種道德呼喚,過於樂觀而缺乏行動方向,但確實是點出了一些在資本主義邏輯中的可能想像(例如修正總體經濟模型等)。

  個人的心得是,藉由作者的概念,或許應該讓我們對於公共財、公共空間的使用方式,從資本消費轉化到公共參與,亦如前幾段所言的部門轉移,從生產商品和消費商品,轉化到「參與」,參與可以獲得商品、得到效用,並獲得過好日子的能力。只是,要如何參與會是下一個問題。

  再來,作者有提到,隨著發展,人民會越來越成為局外人。這點,在台灣的脈絡當中,我倒是覺得開始有了轉化。或許我們該感謝這個政府吧,因為太過粗糙的成長論述和資本手段,試圖以簡陋的破壞行動來達成理想的資本創造,使得人民在這過程中,對於民主政府的信任、經濟成長的迷思通通毀滅掉。人民不信任政府、人民也不太相信資本的邏輯,因此開始挑戰政府、挑戰資本市場,進而開始重新凝聚、重新參與,或許參與和凝聚之後,仍然選擇相信政府和市場,但有這樣的參與過程,使得政治和經濟不會完全與社會脫鉤,這三者某程度上還是有效地在進行互動,應該情況還不算太差。


Q1:所以需要用成長管理嗎?

A1:成長管理的本質還是成長與發展,只是號稱比較有效率的去配置和管制。該書作者傑克森的立場,可能會是想轉變這種對於成長的迷思,進而管理但不追求成長。而我從本書獲得的心得是,「藉由調整來創造成長」,這種調整是例如空間機能的轉化,重新賦予意義、切換土地使用、民眾參與社區等等,在既有的都市規模下,去調整內部的機能,「以空間調整取代創造性破壞的資本積累」。不過,這種空間調整,如果沒弄好,就變成都市更新,或者好聽一點的都市再生,反過頭來目標還是成長,而不是參與及調整了。

20140409

明天之後,我們還有很多事情



  明天之後,事情不會就這樣結束,我們還有很多事情。

  1. Appendectomy Project 割闌尾計畫持續進行中,若能成功割下一兩條闌尾,將能促成我國選罷制度的完整性以及達到新的民主標的。

  2. Tumorectomy Project 割腫瘤計畫則是再次挑戰備受爭議的NCC以及延續反媒體壟斷的大眾傳媒資訊議題,這也是民主國家的重要指標之一。

  3. 法務部應該會針對此次運動出手,確實不能對違法事件視而不見,因此重點應著重在檢警調審的過程,能否創立法制的新頁,以及相關的集會遊行法等。

  4. 立法院日後的各項法案運作,是否確實能先立法、再審議?以及兩岸協議審查監督條例的內容是否能名符其實?

  5. 日後簽署的貨貿、服貿,以及金融擔保等貿易協議,內容、項目與過程?

  6. 國民黨與民進黨團是否有針對此次運動作出反省並調整政策目標?

  7. 總統府、行政院和監察院……嗯……唉,就那樣。

  8. 是否有人在此次運動後,仍不斷的被過度關注或騷擾?

  9. 公投盟後續是否被完全排除於集會遊行申請?

  10.警察署是否有針對此事進行內部檢討,以及是否在後續有不法蒐集個資之情形?

  11.還有許許多多值得覺醒的各位公民去關心的事情:保護區變更、護樹環保議題、徵收爭議、勞工與勞動權、原住民族、弱勢族群、性與性別議題、核能議題、教育課綱、自由經貿區、航空城計畫、各種好山好水,或者是憲政、法治、自由、民主或者國家認同。找個您關心的議題,拿張凳子坐下來,甚至走進去吧。

  12.明天之後不會是結束,我們還有很多事情。

反核大遊行台中場

能源與食物(?)議題

對不起,你踩到我的底線了!

不會就此結束,還有很多事情要努力!


20140408

四重空間與三重障壁(三)

【大軍已經駐守在霸權之牆外】
前情提要: http://habboheres.blogspot.tw/2014/03/blog-post_30.html(第一集主劇情)
前情提要:http://habboheres.blogspot.tw/2014/04/blog-post.html (第二集)

  上週,田秋堇和賴幸媛,以及白狼等三人,讓霸權之牆有了一點點裂痕,但瞬間被炳忠給化解掉,厲害厲害。本週新進展劇情是:幹哥意淫妹仔、人民議會以及割闌尾計畫。

  幹哥的舉動讓阻擋在資訊之牆上的大眾傳媒產生鬆搖,讓更多人意志堅強的認為某些媒體是來亂的,意識到這些花絮都是不必要的,原先資訊之牆的修補成果又裂開了。

  在妖西和賤民解放區出來坦之後(其實也不只他,反正很多人本來就蠢蠢欲動,只是恰巧開闢一個不錯的戰鬥切入點),各路團體串聯發起了人民議會和割闌尾計畫,讓運動的主流場域再次確立在國家空間,人民議會和割闌尾也直接跳脫依法行政或者公民不服從的擊破和修補,就是根植在霸權之牆上,直接挑戰國家矛盾,讓國家霸權一時間也無從阻擋和修補。

  然而,「所有政治議題中最艱鉅的一項困難,就是去理解關係性是如何運作的」,正因為太複雜、太難理解,所以就有許多人就會極度簡化,或者拒絕思考、拒絕理解,也可能是被阻止思考。唉呀,好可怕,但政客最愛這些不思考的人了。

  總之,目前戰線已經確實闢展到最後一道牆,再加把勁或許可以改變這個國家,甚至突破霸權之牆,直搗潛伏在深層意識的幽魂。

  不過,目前有點不解4月10日是一個什麼樣的黃道吉日概念,但有退場時間表,應該是他們想清楚了。不過,如前所言,割闌尾計畫、人民議會等,已經發動起來,駐守在霸權之牆外,仍舊會持續運作著。我們或許可以預估,在4月21日到5月4日會是此運動能量是否能延續的焦點。就這樣子,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欸,搞清楚,這裡是台灣

  這些年來,我們奉為圭臬的政治經濟社會法律等,都是歷經數百年歷史和特殊的地理條件所書寫出來的。有時候,我們要從歷史取徑、地理取經,不免會有一些挫折感。

  人家有民主憲政三權分立的傳統,我們有以黨領政甲級動員的習俗;人家有訴諸民意公投創複選罷的傳統,我們有鳥籠公投不能宣傳罷免的法制;人家有英雄片頌讚愛國情結,我們連國家認同都可以是一個無解的謎團;人家的社會裡頭有左派政黨在制衡,我們的左派不知道選不選得上議員;人家的兩黨政治是兩黨實力差不多,我們的黨產實力相當懸殊;我們有一個強大的敵國讓我們無法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人家的貿易協議是國對國在簽平等互惠,我們還在想讓利或者被讓。

  又或是,在面對此次社會運動的時候,我們可以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各種自由貿易、政府減少干預的好處,卻沒辦法有太多著墨在與敵國經貿所帶來的衝擊;我們也可以從政治學的角度去探討國與國之間的各種攻防交換,卻又難以解釋不是國與國關係、又不是同一治權關係的兩岸關係到底該怎麼辦;我們也能從社會學角度去探討各種階級差異和文化差異,但又得回防兩岸差異擴散壟罩侵蝕;我們一方面探討法理和法制精神,一方面又得容受立法不周全與依法行政的跳針。

  無論如何,若我們一昧要從取徑、地理取經,挫折感是難免的。但我們也不用太過於妄自菲薄。因為我們正在創造新的歷史經驗、書寫全新的公民典範。

  另外,不要再說我們會烏克蘭、埃及化了,有看到他們的暴民在排隊入場、掃地撿垃圾、跟警察問好嗎?!也不要再說會冰島、愛爾蘭化了,他們有如此廉價的高階研創人才和富可敵國的TSMC、Foxconn、WantWant和E-United嗎?!(糟糕,這一段好像是來反串的)

  欸,搞清楚,不要再去找答案了,我們正在創造答案,我們不會成為別國,我們無從成為別國--我們是樂觀、勇敢的臺灣耶!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408/375370/

20140406

ECFA之滷一盤盲腸

  從2009年的CECA時期就關注,只是沒啥人鳥,就自己默默FOLLOW。以下簡述至今覺得不思議的盲腸,供各位參考。這不是懶人包,看太多懶人包只會變更懶,也不是什麼說服文,就只是彙整個人的心得和疑慮。

  資料來源,大部分來自經濟部和ECFA等相關政府網站,主要文本是兩岸服貿協議(及附件一),以及經濟部的委託中經院所作之報告。

 1.從附件一來看,中國大陸對台開放項目的各項說明、備註、條件或限制都鉅細靡遺,明顯比台灣方面認真許多。
 2.經濟部網站號稱中國大陸對台開放80項、台灣對陸開放64項,再從附件一來數,根本對不上這個數字。大陸的80項是子項目,台灣的64項是大項目,計數單位根本不一樣。若台灣也計算子項目則會超過150項吧。
 3.美國韓國澳洲日本歐盟在簽暑FTA的時候,都有退、刪、改或(依專法)審,只有我們不能刪、不可改、不行退、不用審。
 4.南韓中國目前協商10次、澳洲中國弄了9年,目前都卡關,我們協商3次、1年半就想超越澳洲、韓國進度。
 5.經濟部一方面要築巢引鳳吸引台商回流,一方面想藉由簽服貿輸出台灣優質服務人才。
 6.馬政府號稱要先簽服貿,才能加入TPP。而美國副國務卿則說非常歡迎台灣加入TPP,現在就能來談。
 7.馬政府號稱要先簽服貿,才能加入RCEP,阻擾台灣加入RCEP的是中國大陸,怎麼能相信搞定服貿後就能加入RCEP呢?
 8.新加坡很樂於跟我們簽自由貿易協定。
 9.經濟部的研究報告指出,服貿可以讓GDP增加0.025%~0.034%,服務業年總產值增加120億新台幣。一樣是增加GDP,少放一天假,或者發一次消費券,就遠勝服貿帶來的GDP增加幅度。另外,年增120億的同時,還會再用近千億來扶植受影響之產業。
 10.在簽服貿前,早就有陸資服務業來台,政府也不否認。淘寶愛用之順豐快遞來台只能經營一般汽車貨運項目,不能宅配和店配,但貨運業知道、政府也知道、鄉民也知道,順豐卻確確實實在經營汽車零售貨運項目,政府僅表示會好好監控。
 11.中信金最大股東持股4.89%,辜家以4個股東名義共持股10.25%,因此附件一當中許多台灣對陸開放項目限制在12%,意義不大。
 12.狹義的藍領勞工暫且不會來,但政府不否認廣義的白領勞工可以來。
 13.很多政府宣傳的好處其實是貨貿的好處,卻跟貨貿混在一起講,那為何不先簽貨貿?其他各國都先簽貨貿,偏偏我們獨步全球。

  其他小補充:
 14.政府對陸資購屋有「543條款」,但只要熬過3年一樣可以轉手賣價差,或者轉變成港資、星資也一樣無法可管。
 15.兩岸協議沒有任何審查依據,說逐條審查都是騙人的。
 16.立法院沒有空轉,各委員會照常運席,只有聯席會和大會開起來比較不順,但現在才第一會期,並沒有多少三讀法案因此而擱置。

20140401

四重空間與三重障壁(二)

前情提要: http://habboheres.blogspot.tw/2014/03/blog-post_30.html
(強烈建議先行閱讀↑)

本來以為狼來了,會增加由霸權發動的阻礙和修補,
例如依法行政藉由保護學生之名順便讓學生離開議場;
或是雙方起了衝突,最後通通送走,議場清空;
又或是他發表很厲害的演說,使得大眾傳媒趁勢封神。

我錯惹……Orz
白狼完全是來助攻的。

在大眾傳媒部分,除了有點詭異違和感引發可作為議題,
大底來說並無法有效的操作媒體形成阻礙和修補論述,
同時網絡社群也很惡趣地把白狼變成灰太狼來看,
行動僅止於輿論空間,是否算是進入公共空間,都有點懷疑。

但白狼始終是白狼,是個很有影響力的要角。

所以他一句「你們不配當中國人!
產生了隔山打牛的強大穿透力!
在霸權之牆上又鑿開了一點點裂縫。
或許,這是他此行動的最大目的?

就差一點點,就可把議題完整帶入深層的意識空間,
議題帶入後便形成迴路,讓各種對抗張力在空間之間流竄,
而眾人也更有機會從深層意識空間當中覺醒,
所謂的本土認同和大國想像也能在此對抗引起張力。

就差一點點了……白狼,加油!總裁,加油!

20140330

初探服貿議題下的四重空間與三重障壁之修補與擊破

【初探服貿議題下的四重空間與三重障壁之修補與擊破】


本文試著將太陽花運動占領立院至今(3/30凱道集合)的各種對抗辯證置入多重空間辯證當中,並試著說明介於空間之間的多重空間障壁,以及各種擊破或修補空間壁障之行動。(本文跟進擊的巨人(漫畫)、全面啟動(電影)並無直接關係,但或許可藉由該二部作品協助理解多重空間、空間障壁以及各種打破和修補行動)

  當前社會存在有許多對抗辯證,或許可以化約成藍綠,但藍綠的概念是粗糙的馬賽克分類,隱瞞而略化了藏在藍綠大帽子下的各種統獨、族群、階級、意識型態和政治訴求,因此或許可以藍綠來理解,但不應以藍綠作為唯一解釋。因此,本文中各空間的二元對抗,僅是簡化後的概念性探究,可作為理解途徑,但不能作為充分解釋。


20140329

您誤解憲政民主了

【您誤解憲政民主了】

  台大政治系江宜樺教授對此群眾運動的看法,投書中國時報表示『憲政主義的核心意義是統治者不得濫權、政府的權力必須受到節制』,先說明憲政主義的基本概念。
 
  接著表示『憲政主義要求我們檢視集會遊行法有無違憲,而非要求我們順服於具有違憲嫌疑的惡法。如果只因為台灣已經將選票普及於每一個人,而國會議員已經全面且定期地改選,就要求人民不該再有上街頭抗議的念頭,那顯然是低估了維繫民主社會所需要的動能。……手無寸鐵的抗議者如何能完成流血的革命?而靜坐前還拼命在訓練義工維持秩序的人民運動,為何要去為軍警的武力鎮壓及不特定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衝突負責?』,從中透露群眾運動的必要性,似乎也反對軍警的武力鎮壓,也不認為示威者需要負責。

  最後下了重話『如果我們連這種符合憲政民主精神的群眾運動,都還要像內政部那樣以曲解法治的歪理來加以恫嚇……那就真不知道我們想要培養、想要建立的是怎樣的民主政治文化了。』於是乎,面對群眾運動,若內政部要如此傲慢,真不知道我們到底要如何建立民主政治了!!!!

  江宜樺教授從自由主義觀點切入憲政主義,認為當統治正當性被挑戰時,群眾運動有其必要性,而政府應當為此群眾運重負責,絕不能武力鎮壓也不得卸責於民眾!誠乃自由主義之精隨。
 
 
 

馬的記者會的心得(逐次增補)

【20140329 回應服貿記者會】

分三層次:訴求回應、服貿本身、全文主旨

一、訴求回應
 1. 願意兩岸協議監督機制法制化→之前都是非法治作為。
 2. 通過服貿與監督機制並行不悖→先通過協議,再立法。
 3. 行政院正在評估公民憲政會議→以後會有傳便便大拜拜
 4. 退回服貿,不可能→這點我最欣賞,沒有屁話,就是拒絕。

二、服貿本身
 1. 馬的三點好處:振興服務業、經濟活力動能、加入RCEP及TPP
 2. 到底服務業是缺市場、缺資金還是缺創新?為何服貿能振興?
 3. 引入資金,是可能的優點,房產飛漲和貧富不均不再考慮範疇。
 4. 到底是誰在阻止我們加入RECP和TPP?怎麼能相信此國?
 5. 詳見其他盲腸系列文。

三、全文主旨
 1. 我懂民主,你們不懂。
 2. 在野黨鼓動學生、王院長縱容學生。
 3. 我跟校長們取暖了,原來學生很單純的關心未來。
 4. 我會開始聆聽討論(以前都沒有),而你們也要聽我的。
 5. 我們在同一條船上(不要刪我臉書好友)。

四、心得
  ........................................

五、盲腸隱憂
 1. 協議監督法制化可能只是陸委會的職權命令。
 2. 依舊堅持先通過協議,其他東西之後就會忘了。
 3. 以後會有行政院大拜拜,可以有公務員認證時數。
 4. 快樂簽服貿。
 5. 面對馬的泥牛入海的回應,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

全文連結: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3295005-1.aspx

六、今周刊 立馬回擊:
  根據中央社今日新聞「回應服貿 總統記者會致詞全文」中引述馬總統發言表示:「根據今周刊最新的調查,國內13個大學經濟系主任,就有12個都支持服貿,因為他們認為這對臺灣經濟的未來是有利的。」馬總統只有引述今周刊有關13位經濟系主任的調查結果,却忘了今周刊對全民的調查中有84%認為政府對民眾的溝通不足、56%民眾不支持政府和中國簽服貿。

全文連結: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92743-106782




【20140323 中外記者會】

 1. 曾反對總統直選、慫恿抗爭罷免的人,在教大家民主法治。
 2. 要和反對我國參與國際活動的國家簽訂貿易,且忽略不提是誰阻止我們。
 3. 一直講貨品貿易關稅,但先簽服貿而非貨貿?
 4. 韓國很搶戲很會簽,但不提韓國如何和人民溝通。
 5. 讚許我國服務業,希望台商回流……所以極力要把年輕人有潛力者送到對面?
 6. 服貿以人民為主對臺灣有利,立院應該好好處理。
 7. 陸資早就進來了,對臺灣沒有影響……那進來做什麼?
 8. 執政黨支持逐條審查……然後就會快速表決通過
 9. 王院長要負責。
 10.英九都是為了幫助人民做生意提升臺灣競爭力。

提問與回答:
 11.我樂於溝通,但不會和立院學生溝通。
 12.我們開過20場公聽會。服貿只需備查。在野黨都在亂。勉強審查。國安沒問題,我們都有調查,只是不能說。
 13.國旗倒掛,我難過。服貿一定要過,不然會影響國際信用。我有共識要逐條審查,交給王院長。兩岸協議監督機制已經有了,就算了,但運作不起來……

再開放兩個問題:
 14.都是民進黨的錯,所以三十秒通過沒錯,但我們願意逐條表決。退回是撤回的意思,但不可能。
 15.完全沒有受到北京的壓力……只是不簽不讓我們加入其他區域組織和協議。

再一個問題:
 16.有立法院來處理議事規則,球給王院長;霸佔議場有司法來處理,但他們就是非法。
 17.外媒很不爽。

全文連結: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973580&type=%E6%94%BF%E6%B2%BB

服貿與盲腸的愛恨糾葛(五)

【服貿與振興經濟與盲腸】
1.根據經濟部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的分析報告指出:
 GDP增加約 9,700 萬至 1.34 億美元(+0.025%~0.034%)、
 服務業總產值增加約4 億美元(+0.11%)(120億新台幣)、
 就業增加約1.2 萬人(+0.16%);
2.再看馬的記者會怎麼說:
 政府也匡列982億元,來輔導協助可能受影響的產業。
3.加減乘除一下
 總產值增加120億新台幣元,並預計用982億新台幣來輔導協助。
 120e - 982e = .......?
4.回顧消費券
 原先預估GDP增加0.66%,後來檢討GDP增加約0.3~0.5%。
服貿經濟效益之資料來源:http://www.ecfa.org.tw/ATSImpactAssessment.aspx?pid=

沒有左右,只有統獨,還有愚蠢

【沒有左右,只有統獨】


  臺灣史上最知名的救援王曾說過「台灣沒有左右路線,只有統獨的問題],至今,統獨的幽靈仍舊壟罩在這片土地。只要我們仍然沒有共識,沒有面對對面的共同立場、沒有搞清楚跟對面的關係,現在的政治紛爭、經濟選擇就會持續下去。以非執政黨來說,旺中案反的根本不是媒體壟斷也不是旺中,而是旺中背後所代表的利益;服貿案也是,很多人不是反對貿易,也不只是反對黑箱,而是反對另外一邊的勢力。但卻又說得不清不楚,戰或挺、統或獨都沒有一個堅定的立場。

  講白了,就是「恐中」,害怕我們沒有能力以三民主義統一對面、害怕我們真的變成對面神聖不可分割之部分、害怕我們自稱為國家之後被對面制裁,害怕自己勇敢說出來的主張--因為從小就被教育:「很可怕,不要問」。

  誠心建議各位,除了「維持現狀」這個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的選項以外,請認清自己對於統獨的立場究竟是什麼。當自己的答案認清之後,才有辦法在這個曖昧而模糊的時代,找到一點點安身立命的前進方向。




【凡常的邪惡流竄在漠不關心的靈魂以及沒有極限的愚蠢】

  誠心想把其他人賣掉換個好價位就算了。

  蠢的是自己要被賣掉還沾沾自喜、別人要被賣了還以為自己沒事、被賣了還幫忙數鈔票、被賣還幫販賣者說好話、被賣了還要溫良恭儉讓不能還手、被賣之前還說要回家乖乖念書以後再自己出來被賣。

服貿與盲腸的愛恨糾葛(四)

【太陽花光芒內的黑子謬思】

1. 佔領立法院、號召數萬人、搶佔資訊話題,竟然只以「反黑箱、退服貿、立監督法」為訴求,實在太浪費了。黑箱不是問題、貿易沒有共識,只有立法有點意義,但消耗市民能量,若只有這樣成就,就太可惜了,應趁機借用民氣,在經濟貿易目標、政治憲政癥結有所突破……甚至一舉解決盤據臺灣的統獨幽靈。

2. 在野黨在這場學生社會運動當中,沒加到分就算了,竟然還稍微扣了分,這樣的在野黨實在太弱了。在野黨無法與民氣合流,顯示民眾已走在在野黨之前、在野黨無法取得信任和為民論述。

3. 執政黨在運動過程中,竟然只有總統、行政院長、立法院長參戰,其他人都沒被加減分,整個黨機器竟然毫無傷痕,使得執政黨恐怕只要隨意覆蓋院長或總統,就能解決此事。

4. 憲政崩解從去年馬王政爭至今越來約崩壞,行政立法總統三方彼此在憲政關係上緊張競逐,是政府內部的矛盾,以及政府與人民的矛盾……但眾人卻不覺得相當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