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2

分類與標籤化--日常進行的社會科學實踐

  這標題說來沉重。我們日常生活最常實踐的社會科學精神,便是分類與標籤化。經濟學要區分國內外產值投資消費剩餘、政治學針對客體進行類別化分類、社會學試圖區分階層與階級,無論如何,就是不斷地以某些價值與準則,進行分類。

  分類與標籤化,我們總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之。

  醉漢嗎?遊民嗎?先把將之設定為社會的邊緣人物,排除至近乎無所屬無群體的邊緣。結果,都不是。結果是還不錯的高中、大學,家庭經濟都正常,甚至可說,在這種普遍的數據(教育社經狀況)上,他應該是在一般,甚至可能達到第三四分位數的水準(Q3)。疑,那該怎麼標籤化呢?

  先看看是不是同性戀、先看看有無帶原某些傳染病、再看看是不是身心靈異常、或者是不是有強烈的政治傾向,最後補句「有參加學運嗎?」,死命的貼上標籤,但都黏不住。結果,似乎都沒有,怎麼辦?分類化的實踐真受挫了,他就是個普通人。

  所以,還是應是要分類與標籤化。他一定是愛打電玩、太宅了、愛看大逃殺小說,所以才會這樣子!好像找到一個答案了,即便是錯誤歸納,也覺得心靈慰藉,至少有個像是答案的說法,至少好像有個標的可以做出預防性羈押,以後我們就查緝所有電玩/電動/影集/歷史書/小說,通通都不要看吧。

  就只是想要分類,讓他不是我們;就只是想要標籤化,讓討厭的人事物都貼上糟糕的標籤;就只是想找個答案,自己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