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30

初探服貿議題下的四重空間與三重障壁之修補與擊破

【初探服貿議題下的四重空間與三重障壁之修補與擊破】


本文試著將太陽花運動占領立院至今(3/30凱道集合)的各種對抗辯證置入多重空間辯證當中,並試著說明介於空間之間的多重空間障壁,以及各種擊破或修補空間壁障之行動。(本文跟進擊的巨人(漫畫)、全面啟動(電影)並無直接關係,但或許可藉由該二部作品協助理解多重空間、空間障壁以及各種打破和修補行動)

  當前社會存在有許多對抗辯證,或許可以化約成藍綠,但藍綠的概念是粗糙的馬賽克分類,隱瞞而略化了藏在藍綠大帽子下的各種統獨、族群、階級、意識型態和政治訴求,因此或許可以藍綠來理解,但不應以藍綠作為唯一解釋。因此,本文中各空間的二元對抗,僅是簡化後的概念性探究,可作為理解途徑,但不能作為充分解釋。


【四重空間】

  這些對抗辯在呈現在幾種議題上,包含了:輿論花絮、公共行動、國家矛盾以及深層意識等等層次。這些議題有層次之分,也有深淺、廣狹之分,本文稱之議論空間,在這四種議論空間當中分別有不同的事件正在二元對抗著。

  在輿論空間當中,充斥著各種八卦流言和花絮,諸如太陽餅究竟有無被吃掉、屏東的蛋糕好像很好吃、究竟主席桌上的是太陽花還是香蕉、警察究竟是拍肩還是嗶嗶嗶、現場學生有無當乖寶寶好公民。這些屬於可讓人輕易理解、容易討論、散播快速、不需實證輿論花絮,兩造雙方各式營造不同的花絮來與另一方對抗著。此輿論空間的二元對抗,可以促成大眾快速知悉、迅速與人交換意見,簡單說就是老少咸宜大家都能說上兩句,但除了快速散播消息外,並無法有效的進入討論層次,若僅止於此,那並無任何意義。

  公共空間藏在輿論空間之後,除了嘴巴上說說的那些花絮以外,真正用行動來驅動對抗,藉由對抗來形成張力穩住此空間。而此空間的啟動,正有賴於30秒廁所邊小蜜蜂快速審議,以及隨即發動與之對抗的夜衝立法院佔領議事會場,此二元對抗行動的形成,形塑在此事件中的公共空間。此種空間之對抗,充滿了行動張力,你進攻、我回防;你30秒、我13天;你招降、我夜奔等等各種行動張力,形成你來我往的互動空間。

  接著是國家空間的顯現,兩岸關係與自由貿易的二元對抗,更顯得國家空間的豐富與多元,或稱之混亂無序。兩岸關係的多尺度距離選擇、自由貿易的多尺度開放封閉,使得此二元對抗無法藉由少數人之行動來形成張力,而必須在國家層次中來認識,當多數人意識到此二元對抗的多尺度中雜亂空間時,則不願再切入討論層次,使得矛盾壟罩在此空間,大多源於維持現況的裹足不前。

  意識空間是前述空間不斷放大尺度、深入探究後的曖昧原點。可以化約成統獨意識來理解,但若以統獨來理解,則會遮蔽了在統獨主張之後的歷史成因、地理想像、意識形態或政經主 張。然而,若是寫的太複雜,則會成為對於國家前途想像的討論,因此便簡化成本土認同以及大國想像,或是在更為精簡的認同與想像。至於認同和想像之標的為何,則任由其游移論述,不在此多做討論。

【三重障壁的擊破與修補】

  在四重空間之間,夾雜著空間障壁,使得空間並非連貫,因此論述、行動、主張和意識並不能有效的在各種空間對抗當中游擊對抗,僅能在部分空間中維持往來的對抗辯證。此三重障壁空間分別是:資訊之牆、法制之牆以及霸權之牆。

  資訊之牆很好理解,資訊中介在公共行動和輿論花絮之間,阻礙我們從輿論花絮進入認識公共行動。此資訊障壁在現代社會已有許多破解之處,無論是社群網絡、公民記者或獨立媒體,皆能在資訊之壁當中創造通道,引介我們進入公共空間。然而,部分立場奇特的大眾傳媒,則是很勤奮地在修補社群網絡所挖出來的通道作成阻礙,一方面擊破創造通道,一方面修補形成阻礙,但在擊破和阻礙的過程中,輿論空間和公共空間已經形成流通,而不再隔江對望。

  接著法制之牆,影響著我們是否能透過公共行動來理解背後的國家機器與矛盾。若無法突破,則僅止於行動是否適法的膚淺討論。幸好在召喚150年前索羅的公民不服從之後,使得法制之壁有了裂痕,並在葡萄牙康乃馨革命之「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召喚下,一舉突破法制之牆,使得佔領行動得以與兩岸關係、自由貿易接軌,而非隔絕的兩端。同時,院長和總統的記者會,不斷說著依法行政、和平理性,接著召喚法制之牆的法匠修補,意欲隔離行動與國家的連結。所幸,跟資訊之牆一樣,在擊破與修補之時,辯證已能流竄移動在當前的輿論、公共和國家空間網格。

  最後一道則是霸權之牆,由國家霸權(階級、集團)所築的霸權之牆,強硬的介入阻礙我們理解國家空間之後的意識空間,使得國家僅止於兩岸關係和自由貿易,藏在意識空間的各種歷史成因、地理想像、意識形態或政經主張都難以探究。此霸權之牆有其歷史成因與霸權統治關係的必然性,而所謂的獨派份子、臺派者或基進組織,不斷進攻此霸權之牆,欲將國家矛盾接引到後面的深層意識。但,裂縫形成之初,國家霸權便不斷修補,以各種權力面向(偏差動員、錯誤認同、淺移默化等)不斷強化霸權之牆的厚度,使得此霸權之牆轉化成潘朵拉的盒子,藉由霸權不斷由內而外不斷形成阻礙,甚至向外溢出跨越空間和障壁,進而修補法制之牆與資訊之牆。目前的擊破也止步於霸權之牆外,使得國家空間與意識空間無法有效流通,連帶影響國家空間和行動空間缺乏有意義的意識辯證。

【空間流動辯證的意義與自我檢討】

  當前空間流動辯證的範疇,僅止於輿論空間、公共空間和國家空間之中,並由意識空間中不斷溢出霸權阻礙辯證流動,因此當務之急應是擊破霸權之牆,使得四重空間有了完整流通。

  四重空間的完整流通,不代表辯證張力的消失,或者空間四合一,除了強烈的霸權壟罩或者楚門的世界以外,多元對抗是必然存在的,對抗的張力也有助於撐起整個空間形式,因此目標是讓空間流通,並保持對抗張力,不然極有可能形成另外一個霸權空間及其之後的各種子空間。

  在本文的論述當中,並無法充分掌握障壁是如何形成的。是自我結界?歷史遺毒或是刻意排除嗎?除了由霸權空間外溢的霸權修補外,其餘的障壁和空間形成,則是本文難以掌握之事,本文僅能認知空間的流動和維持,以及障壁的擊破、修補與流動,至於空間與障壁的形成,則有待額外的解釋分析。  

  至於在各個空間中的二元對抗是否能維持張力均衡,則攸關於擊破和修補,然而此為動態和交換過程,或許也可視為一種循環過程此消彼長互有勝負,因此必須把歷史時間和地理空間放入討論,才能更有意義的去理解這些對抗的流動與接引。同時,是否僅只有二元對抗,我是保留的。在本文中,二元對抗只是簡化的概念性探究,可作為理解途徑,但不能作為充分解釋,應有更多元的力量在當中運作著。
  
  最後,必然有被我忽略在圖譜之外的驅動力、障壁、空間、修補方式與擊破點。而我所畫成的示意圖,也僅作為示意參考之用,可協助理解但並不能充分解釋。

【結語】

  從本文的四重空間、三重障壁的擊破、修補、流動和對抗之認識中,所獲得的結論在於--應維持空間之間的有效流通和接引,並在擊破、修補和對抗之間取得張力平衡,撐起由此四個空間所構築的生活空間。當前之困境在於霸權外溢的強烈修補與跨空間修補,使得擊破之動力止步於霸權空間之外,應召喚更強烈的意識覺醒,擊破霸權之牆,使論述能在四空間網格中自由移動,維持整體均衡的對抗張力。

〈本文轉載請保留原文網址 http://habboheres.blogspot.tw/2014/03/blog-post_30.html